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辛亥革命后的十多年间,各种“主义”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各类报刊的头版头条充斥着各色各样的政纲、政论和宣言;过去被政府严禁的政党组织,这时竞相宣告成立。辛亥革命后出现的这些变化
A.体现出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西文化的碰撞
B.有利于国民的民主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形成
C.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D.推动了清末民初社会风俗习惯的根本变革
2020·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是大陆、台湾和香港三地学者合作的结晶。该著作的序言写道:“此书在论述上展现出新的特质。历史不再是单一的线性演进过程,而是千回百转、多重面向的发展;历史中不全是黑白分明、成王败寇之叙事。‘革命’与‘改良’都被给予历史的合理定位。新的历史视野将革命置于长期多元发展、曲折角力的历史背景中,呈现出除了革命之外当时还有哪些选择,以及为何最后革命成为唯一的选择。”下列各项中,与这些认识最吻合的是
A.清廷不全是革命宣传中的“颟顸”、“腐败”与“缺乏改革诚意”形象
B.武昌首义爆发以及之后的政局演变和历史走势主要是由革命党人所左右
C.对辛亥革命的论述应该尽量平实客观,突出“以论代史”、“论在史先”
D.评价辛亥革命成败需要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以“毕其功于一役”为标准
2020-07-07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0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2019-01-30更新 | 4221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海南卷)
4 . 下图是20世纪初发行的川汉铁路股票背面示意图。该图片可用于研究近代
A.洋务运动的影响B.辛亥革命的背景
C.西学东渐的进程D.民族企业的效益
2017-12-06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近代中国由于国家贫弱,染病的“身体”成为“国家”的文化隐喻。

病历表
姓名:叶海棠别名:海棠叶

血统:中华民族
发病年份:1911年,及后延续十多年
发病背景•心脏老化,身体机能运作失常
•肢体长期受多种强悍病毒入侵,肌肉严重萎缩
处置方式•换心
术后反应•新心脏植入后多次产生排斥,跳动状态仍似旧心脏,身体机能仍处于衰弱状态
•强悍病毒不仅不能消灭,反籍新心脏出现排斥时乘机肆虐,导致头部、右腹有筋肉松脱现象,左肩膊萎缩症继续恶化
•病毒肆虐期间,先天免疫力曾一度发挥作用
病情总结危殆

以上是一张虚拟的病历表,实为制作者对历史的一种解读(或阐释)。请结合所学,从政治角度谈谈你对这张病历表的理解。

要求:提取信息全面;运用知识准确;表述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辛亥革命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也是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的政治改革使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却使地方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郭世佑《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材料二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文录》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
材料三 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
——《立宪时刻》
(3)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论断的,请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四 “文革”结束后,辛亥革命史研究重新步入正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的一些认识。在政治史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在思想文化史方面,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经济史方面,辛亥革命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在社会史方面,辛亥革命造成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剧变,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进步;革命史方面,辛亥革命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在民族史方面,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史方面,辛亥革命埋葬了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在世界史方面,“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摘编自《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文革”后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体现了哪些史观?并说明影响史学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7 . 不同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特点、地位与作用:资产阶级
(1)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
①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性主要源于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革命性则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中国____的历史进程中,一开始资产阶级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具有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要求。
②表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起____,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许多措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表现出了极大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2)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原因:资产阶级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特定社会环境决定了资产阶级具有同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相妥协的一面。
②表现:辛亥革命中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____,更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023-02-1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微专题05侵略与抗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重点提炼】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0个微专题(新教材通用)
8 . 张海鹏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的对象选择是正确的,革命党人也富有革命的理想。由于在革命过程中决策模式与领导模式的严重脱节,最终却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学者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       
A.孙中山变革社会能力不足B.辛亥革命策略不具有时代性
C.满清政府的势力过于强大D.缺乏强有力的政党领导革命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源曾多次引用以往“以夷制夷”之典故,说:“以彼长技御彼长技,此自古以夷攻夷之上策。”他受林则徐“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思想的启发,首先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口号。林则徐将《四洲志》手稿全盘交付魏源,嘱其撰辑《海国图志》。魏源在辑录引用外国史地书籍时…专门辑录涉及各国间矛盾的内容。他认为既然各国公然承认有“不能齐心会合之大害”,则我国利用其矛盾,倡“以夷制夷”,亦是自然之事。

——摘编自陈先初、胡慧娥《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再探》

材料二   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以来之所以屡屡失败,“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而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摘编自张宝明主编《〈新青年〉百年典藏》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来源,结合所学,说明“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历史任务。概括陈独秀对“辛亥革命以来之所以屡屡失败”原因的认识,从思想文化层面指出陈独秀为继续推动革命所做的努力。
2022-05-14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预测卷(浙江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12年1月,列宁起草了一份决议,提到辛亥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俄国无产阶级怀着极大的热忱和深切的同情注视着中国革命人民获得的成就”。这表明,列宁认为
A.辛亥革命与十月革命具有相同的性质
B.孙中山领导的政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
C.共产国际的指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D.辛亥革命冲击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2021-09-06更新 | 6249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北京历史高考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