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下列图示最能反映出
A.辛亥革命的背景B.推翻帝制,建立了共和制
C.辛亥革命与帝国主义关系D.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2019-08-2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8月北京市海淀重点中学 高二(历史)开学考
2 . 下表罗列的是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最高军政长官的背景,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新军将领13人
革命党人5人
咨议局议长3人
原巡抚3人
原布政使1人
原提督1人
原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

A.是自上而下的革命B.得到较多官员支持
C.存在一定的妥协性D.未能完成既定目标
2022-12-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英国《泰晤士报》某日报道:“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该报道评论了(     
A.洋务运动的背景B.戊戌变法的内容
C.辛亥革命的影响D.五四运动的成果
2022-07-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7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4 . 应该说,在民主革命形势高涨的背景下,立宪派出来表示赞成,这对于安定局势,对于革命以后的政权建设和社会稳定起了积极作用。但如果说辛亥革命之所以胜利,主要是立宪派的作用,就和事实背离太远。材料认为,立宪派对革命的作用是(     
A.附和革命,助其发展B.投机革命,伺机破坏
C.曲意逢迎,分化阵营D.积极决策,引领革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吴玉章在《辛亥革命亲历记》中提到:“辛亥革命的胜利,也使五四运动不可避免。因为人民在经过了这样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后,精神上和思想上获得了相当大的解放……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的革命理论。”以上材料论述的是(     
A.辛亥革命的背景B.辛亥革命的经过
C.辛亥革命的特点D.辛亥革命的影响
2022-07-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7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辛亥革命后的十多年间,各种“主义”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各类报刊的头版头条充斥着各色各样的政纲、政论和宣言;过去被政府严禁的政党组织,这时竞相宣告成立。辛亥革命后出现的这些变化
A.体现出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西文化的碰撞
B.有利于国民的民主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形成
C.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D.推动了清末民初社会风俗习惯的根本变革
2020·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是大陆、台湾和香港三地学者合作的结晶。该著作的序言写道:“此书在论述上展现出新的特质。历史不再是单一的线性演进过程,而是千回百转、多重面向的发展;历史中不全是黑白分明、成王败寇之叙事。‘革命’与‘改良’都被给予历史的合理定位。新的历史视野将革命置于长期多元发展、曲折角力的历史背景中,呈现出除了革命之外当时还有哪些选择,以及为何最后革命成为唯一的选择。”下列各项中,与这些认识最吻合的是
A.清廷不全是革命宣传中的“颟顸”、“腐败”与“缺乏改革诚意”形象
B.武昌首义爆发以及之后的政局演变和历史走势主要是由革命党人所左右
C.对辛亥革命的论述应该尽量平实客观,突出“以论代史”、“论在史先”
D.评价辛亥革命成败需要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以“毕其功于一役”为标准
2020-07-07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0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9-10高三上·北京东城·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为中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了一生。完成下面小题。

1.台北中山纪念馆展示,孙中山曾于1900年、1913年、1918年三度到过台湾。下列事件与中山先生第二次来台背景相吻合的是
A.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B.护国运动爆发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C.护法运动爆发反对段祺瑞卖国
D.“二次革命”爆发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2.1940年4月1日,国民政府通令全国,表彰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的丰功伟绩。其丰功伟绩主要包括
①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②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③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④领导北伐战争,铲除军阀割据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20-02-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2019-01-30更新 | 4231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海南卷)
10 . 下图是20世纪初发行的川汉铁路股票背面示意图。该图片可用于研究近代
A.洋务运动的影响B.辛亥革命的背景
C.西学东渐的进程D.民族企业的效益
2017-12-06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