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该法律的进步意义在于(     
A.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丰碑B.事实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C.成为封建统治结束的标志D.标志着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彻底完成
2 . 下面所列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     

A.师夷长技B.走向共和C.军阀割据D.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据载,宋教仁曾谓:“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下列各项中,与宋教仁限制总统权力意图相吻合的是(     

①临时大总统代表政府总揽政务②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陆海军队

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并可弹劾临时大总统④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10更新 | 3855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仅仅在这一个多月前,同盟会还坚决抵制内阁制,主张总统制,但随着临时参议院改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立即改弦更张主张内阁制。这反映出民国初年(     
A.国会只是党派争权的工具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革命派没有得到美国支持D.同盟会缺乏统一的领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1年11月18日,天津《大公报》主笔唐祖绳发表《论今日政体上之解决》,提出将中国建成中华联邦帝国,即在保留清帝的基础上承认各省为自主自治的联邦,由各联邦公举代表到北京组织国会,编订宪法,组建政府,外交、军事、财政、交通等要务均由国会议决,交政府执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政体走向受到关注B.南北议和尚未形成
C.君主专制依然盛行D.共和观念难以推行
2022-10-26更新 | 396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华民国成立前夕,孙中山力排众议,坚决效仿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建立的却是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成为实际权力中枢,并有权否决总统的提案。这一转变
A.事实上确立了共和制B.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C.体现了三权分立特点D.皆在预防专制独裁的出现
2022-03-02更新 | 836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华民国建立后,最初想模仿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后来又改为责任内阁制。但按照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议会多数党党魁出任内阁首相后,阁员由首相任命。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责任内阁的阁员,必须由参议院审定后方可任命。这一规定
A.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D.阻止了袁世凯复辟帝制野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