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11年11月18日,张謇致电清室:中国国土辽阔,种族不一,应效法瑞士、美国……“今推逊大位,公之国民,为中国开亿万年进化之新基,为祖宗留二百载不刊之遗爱……论者或以兹事体大,宜开国民会议,取决从违”。这表明,张謇(     
A.赞同民主共和政体B.摒弃其立宪派的立场
C.溢美清廷明智退位D.意在防止复辟行为
2 . 有史书对武昌起义进行了一些细节描述:“1911年9月,决定中秋节起义(10月6日)。不料,因当局防范,不得不向后推延。10月9日,配置炸弹,不慎起火,起义秘密暴露。10月10日,工程营排长查房时,恶声责问士兵晚上为何擦枪,是否想造反?一名战士举枪便射,瞬时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细节描述丰富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②写史者的立场对历史真相有巨大影响
③历史事件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结合的产物
④以时间顺序叙述史实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09更新 | 474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A.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B.推翻君主制度
C.通过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来挽救民族危机D.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中指出:“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为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     
A.倡导“扶清灭洋”B.推进立宪运动
C.推行清末“新政”D.建立共和政体
6 . 民国元年,美国某报曾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辛亥革命后的实践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大总统都具有西方民主观念B.各省督军倡导实行联省自治
C.《临时约法》体现分权制衡原则D.各地立宪派鼓吹君主立宪制
7 . 中华民国建立后,陆军部下令将清朝各昭忠祠改建为大汉忠烈祠,汇集各省”尽忠民国死事诸烈,入祀其中,由本部派专员致赏,以后即由各执政春秋致奠。”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否定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念B.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C.改变原有祠堂的社会功能D.宣传五族共和的建国理念
8 . 2020年抗击疫情中,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能说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枣宜会战D.徐州会战
9 . 它从一次军事政变开始,扩大到湖北的府城,然后到县城,并涉及到其他各省省会和通商口岸。到11月底为止,通过一场几乎不流血的政变,15个省宣布了对中央政府的独立。这里的“它”应是指
A.鸦片战争B.天京变乱C.武昌起义D.五四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