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关于辛亥革命的发生,部分学者提出了下列观点。由此可见(     
学者观点
张鸣辛亥革命是由偶然因素促成的,是一场意外。以后来的历史看,立宪的变革,就是非革命的变革对中国显然更好
姜义华辛亥革命的真正动力,其实是作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精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天下国家责任伦理
杨银权科举制的废除与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
沈渭滨晚清近50年的“自改革”,特别是最后十年“渐进的改革”,为辛亥革命的酝酿与准备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A.偶然因素决定着历史事物发展的方向B.历史评述并没有客观标准
C.时代与研究者的立场影响着历史解释D.历史事实存在着多元解释
2 . 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A.武昌起义的爆发阻碍了中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B.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洋务运动强调“中学为体”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
2022-07-02更新 | 416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4(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