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下表为武昌起义后拥护革命的一些言论。这些言论能够说明(     
孙中山电文(清帝)今既宣布退位,赞成共和,承认中华民国,民国目的亦已达到
《民立报》社论政治修明之朝,依于民主立宪之成立。革命既成,共和自现。周道如砥
沪军北伐部队的告示东南各省次第光复,虽未睹太平之风,实已享共和之福
A.民主共和思潮已为大众所接受B.共和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C.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稳定社会秩序得到重建
2 . 武昌起义后,立宪论者纷纷援引、调适从日本输入的国体政体理论,或扩充国体政体类型,构建包容帝制的“共和新体”;或辨析国体、政体,剥离君位与君权的关联。这从侧面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制政体更符合国情B.变革政治体制成为时代需要
C.革命派的主张获得社会认可D.民主共和观念得到了传播
2023-10-27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关,不能出现在“画外音”中的一项是(     
A.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的原则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2023-10-2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新育才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11年10月15日,革命党人创办的《大汉报》在汉口创刊发行,该报用大字标题刊登了各地起义独立、大总统孙文发布《告同胞书》等假新闻、假专电和假文告。一日之内就销售了两万余份,而且南北各省的订阅函电纷至沓来,虽不断加印,仍供不应求。这种现象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中华民国政府正式宣告成立B.辛亥革命具有一定群众基础
C.大众传媒决定政治局势变迁D.孙中山的地位得到广泛认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所列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     

A.师夷长技B.走向共和C.军阀割据D.国家统一
6 . 孙中山指出,“今者,正式国会、正式政府成立之期不远,尤不能不细心研究,冀产出一最良之宪法,以为立国之根本”;“中华民国必有好宪法,始能使国家前途发展,否则将陷国家于危险之域”。这些阐述(     
A.兑现了中国同盟会“创立民国”的承诺
B.倡导了中国仿行英美进行民主革命
C.肯定了宪法在民主共和国中的重要性
D.落实了“中国民族自求解放”的宗旨
7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但总统没有解散参议院的权力,在行使任命部分官员,对外宣战,制定官制官规,提出法律,宣告特赦、减刑等权力时,需要经过参议院同意。这些规定(     
A.有效限制了袁世凯复辟行径B.体现“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
C.说明民初法制建设缺乏经验D.彰显“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一组漫画选自1911年10月13日出版的《神州日报》,对漫画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获得民众广泛支持B.辛亥革命以上海为领导中心
C.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军阀统治D.新闻媒体高度关注武昌起义
2023-02-24更新 | 300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马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9世纪末,三位中国人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其共同原因是(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B.发展资本主义成为社会共识
C.西方民主思想传播D.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10 . 武昌起义爆发后,苏州商会选择与当地封建官府互保,竭力消弭由革命引起的社会动荡。在得知江苏即将独立后,苏州商会下的各商店又率先挂出表示拥护的白旗,会中一些上层绅商俨然以光复元勋的姿态参与新政府的大计。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清王朝灭亡具有偶然性B.革命进程由立宪派主导
C.辛亥革命潜伏失败危机D.资产阶级各派达成妥协
2023-01-1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