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武昌起义一举大获成功,很大的一个因素,是革命党人意外地撞上了一个有钱有枪的宝库,喊了一嗓子'芝麻开门’,门就真的开了。”材料主要表明(     
A.起义地点的正确性B.起义成功的偶然性
C.起义过程的容易性D.起义时机选择的恰当性
2023-08-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宣布改用公历后,又于1月8日发出《致各省商民通电》,补充规定:中华民国改元,改用阳历……唯念各商业向例于阴历年终结账,设骤改章,恐有妨碍……仍以新纪元二月十七日,即旧历除夕,即为结账之期。希即公布,一体遵行。这反映了(       
A.封建制度束缚习俗改良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南京临时政府施政开明D.近代商业经营形式创新
3 . 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制定《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确定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采取国家元首、行政首脑一体化的制度。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改为内阁制,突出议会的作用。这一调整表明(     
A.革命党试图用法律来防止专制独裁B.约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共和政治体制
C.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D.议会逐渐取代总统成为权力的中心
4 . “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没有认识到群众基础的力量,革命的风并没有吹到平常老百姓的家中,这一场革命仅仅是部分阶级的革命。”材料暗指(       
A.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B.辛亥革命具有偶然性
C.封建思想影响民主政治D.辛亥革命的影响甚微
2023-07-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2年2月9日《神州日报》刊登了题为“鹬蚌相争”的漫画,将鹬蚌比作南北双方,旁边则站立着两个人,分别代表日本和西方帝国主义。此漫画的寓意为(     

   

A.南北议和,稳定政局B.携手共建,民主共和
C.妥协退让,维护宪法D.避免专制,捍卫成果
2023-06-29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上海成立
B.1912年武昌起义成功后成立湖北军政府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辛亥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7 . 1912年初,在清帝退位的同时,孙中山请求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但在辞职文中提出三个条件,如表所示。孙中山此举是为了(     
条件--临时政府设于南京
条件二选举出的新总统到南京就任时,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乃行辞职
条件三新总统必须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确保国家权力和平交接B.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C.保证政策的稳定与延续D.加强民国制度建设
8 . 武昌起义后新任职的督抚,除常规任命以外,尚有两种特殊情况:一是起用旧臣,如袁世凯、端方等,均曾是清廷总督重臣;二是重用新锐,如王士珍、段祺瑞等,都是北洋武备学堂或留日士官学校学生出身,并曾任新军统制。这(     
A.使清朝统治迅速土崩瓦解B.助力了清末新政的开展
C.影响清末民初的政治走向D.改变了官员选拔的原则
9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但总统没有解散参议院的权力,在行使任命部分官员,对外宣战,制定官制官规,提出法律,宣告特赦、减刑等权力时,需要经过参议院同意。这些规定(     
A.有效限制了袁世凯复辟行径B.体现“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
C.说明民初法制建设缺乏经验D.彰显“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10 . 同盟会成立之时.孙中山说民族主义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演讲中又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如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种转变(       
A.表明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B.受到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影响
C.适应了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D.反映出孙中山彻底反帝立场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