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学者对“历史解释”的不同观点。

序号观点


1
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强调人们对同一历史现象,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不尽相同,千人千语。

——[美]卡尔·贝克《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论历史与政治》



2
每一代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看待历史和重新解释历史……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

———[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3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叶小兵《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

请用观点3,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任选一历史事件进行历史解释。(要求:史实充分,解释合理,逻辑严密,分析全面)
2023-11-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2 . 在赓续百年的辛亥革命纪念中,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政治生存环境和自身政治实力的考量,围绕党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工作重心孕育和打造出了独特的纪念话语框架。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下表中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主要阶段中共对辛亥革命的主要认识和评价
中共诞生到改革开放前
19211978年)
肯定辛亥革命是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高度评价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不可能成功,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救中国。
改革开放至中共十八大召开前
19782012年)
把辛亥革命置于近代以来民族复兴运动的历史进程中加以审视,充分肯定辛亥革命对民族复兴事业的积极意义,把继承辛亥革命精神和当前斗争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申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事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年后)
指出辛亥革命受历史条件和社会进程的制约,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但仍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一次伟大而艰苦的探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一座里程碑。

——节编自杜家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的逻辑转换》


围绕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评价,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进行说明。(要求:围绕材料整体或选取其中一部分;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3-02-05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3届高三3+3+3诊断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人曰:“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西方历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提到:“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形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从而,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交换的激励。”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0-01-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中山的追随者非常渴望和平,因此不顾孙的反对,情愿同袁世凯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的革命方略,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如此这些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他们的退让迎来了袁世凯及其北洋旧部的十多年的统治。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则有关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状况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2018-12-07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