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民国初年,出现了人们竟相从政参政的热潮,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在一些城市中“今日开会,明日结社,不日男女平权,即日财产平等”。对以上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是政党政治的成功尝试B.违背民主精神导致政局动荡
C.体现了改良与革命之争D.时局变动促进民权意识增强
2021-12-01更新 | 434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大鹏(1857-1942年),山西省太原县赤桥村人。他1890年开始写日记,连续记了51年,现尚存有41年的日记,编成《退想斋日记》一书。


——摘编自刘大鹏《退想斋日记》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信息有关联,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
2021-03-20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后“新旧势力的相互博弈及妥协,使革命以最小代价换取了最大成果,原有的疆域和各族民众基本得到维持,避免了国家分崩离析的解体命运,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共存”。这一评价
A.对政权的和平过渡持正面看法B.低估了辛亥革命的划时代意义
C.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认识不足D.与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相违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