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如图,1913年的《申报》,无论是广告还是时政文章,多以“自由”为题。这反映了当时
A.改造民众的思想成为迫切需求B.自由民主已成为人们日常话题
C.时政评论引领思想舆论的风尚D.广告的形式更有利于思想革新
2 . 有研究认为,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正面回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认为原朝气数已尽,将革命视作“反清复明”和改朝换代的手段;有的人则是将对清廷现代化改革的不满化为对革命的同情。该研究表明
A.清末新政目的与结果背道而驰B.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任重道远
C.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符合民意D.民众对辛亥革命的作用认识有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学者考证,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原地方督抚仍任民国政府要职的有11人,占原督抚总数的25.6%,先任职后退隐的有12人,占总数的28%。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A.未能铲除传统政治力量B.得到地方督抚全力支持
C.推动了广泛的社会变革D.以完成民主革命为宗旨
2021-09-09更新 | 665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选择性必修1)-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12年1月,列宁起草了一份决议,提到辛亥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俄国无产阶级怀着极大的热忱和深切的同情注视着中国革命人民获得的成就”。这表明,列宁认为
A.辛亥革命与十月革命具有相同的性质
B.孙中山领导的政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
C.共产国际的指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D.辛亥革命冲击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2021-09-06更新 | 6275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北京历史高考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2021-06-15更新 | 5731次组卷 | 70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6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11年11月的上海,“各报馆生意甚形兴旺,望平街一带人山人海,皆急于探求消息者。闻革军胜,则无不欣欣然以为喜;有谓官军胜者,则必迁怒于此人。如前日望平街人丛中,有一无知者,闻革军大胜之言,微叹一声,后面之人遽饱以老拳。事虽可笑,观此亦可见人心已大去矣。”这表明辛亥革命
A.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使向往“共和”成为潮流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D.建立的中华民国深得人心
2021-06-01更新 | 490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高考考前练笔历史试题
7 . 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曾向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借款,对方却以“金融中立”为由拒绝。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向四国银行团提出借款,其中包括南京临时政府急需的700万两。在英国公使的推动下,四国银行团在第二天即向南京临时政府拨银200万两。这说明当时
A.西方列强的侵华方针发生了改变
B.南京临时政府丧失了中央政府的地位
C.西方列强支持中国废除君主政体
D.列强力图阻止中国走向独立富强之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