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纪念辛亥革命。如《人民日报》就十分重视对它的报道和宣传。表2所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对辛亥革命纪念报道的数量统计表(部分)。

年份

篇数

《人民日报》社论

主要内容

1951

0

1961

32

《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

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阐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1971

0

1981

103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

中华儿女团结起来,为实现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完成统一大业,实现振兴中华的宏图,为列祖列宗争光,为子孙后代造福,努力奋斗

1991

29

《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一代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追求,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不懈奋斗

2001

29

《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我们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就是要激励全体中华儿女,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努力营造爱国、统一、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祖国统一而努力奋斗

——摘编自刘建庄《辛亥革命纪念报道研究——以建国以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中所体现的“辛亥革命精神”的内涵,并据此分析新中国纪念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新中国纪念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并说明补充的理由。
2022-04-22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源曾多次引用以往“以夷制夷”之典故,说:“以彼长技御彼长技,此自古以夷攻夷之上策。”他受林则徐“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思想的启发,首先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口号。林则徐将《四洲志》手稿全盘交付魏源,嘱其撰辑《海国图志》。魏源在辑录引用外国史地书籍时…专门辑录涉及各国间矛盾的内容。他认为既然各国公然承认有“不能齐心会合之大害”,则我国利用其矛盾,倡“以夷制夷”,亦是自然之事。

——摘编自陈先初、胡慧娥《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再探》

材料二   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以来之所以屡屡失败,“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而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摘编自张宝明主编《〈新青年〉百年典藏》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来源,结合所学,说明“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历史任务。概括陈独秀对“辛亥革命以来之所以屡屡失败”原因的认识,从思想文化层面指出陈独秀为继续推动革命所做的努力。
2022-05-14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预测卷(浙江专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