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16年8月,针对孔教会之孔教入宪运动,陈独秀指出:“今效汉武之术,罢黜百家,独尊孔氏,则学术思想之专制,其湮塞人智,为祸之烈,远在政界帝王之上。”陈独秀对孔教入宪运动的批判(       
A.旨在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B.否定了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
C.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D.促进了白话文的普及
2022-07-05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世纪20年代时,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梁漱溟也宣称应该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发展本身的长处。二梁都督促国人:“到东方去!”材料反映了二梁“到东方去”的认识是基于
A.新文化运动启蒙B.一战的理性反思
C.马克思主义传播D.西学东渐的深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李泽厚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说,“(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从启蒙与救亡的关系中,作者揭示了
A.反抗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B.近代中国现代化与反专制是一体的
C.近代激进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D.近代中国长期革命并不断深入的特点
4 . 有文章认为“近代中国人一开始接受西学就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主题、目标和需求:其一是国家的目标,其二是思想文化的目标。前者表现为对富强的追求,后者表现为对公理的追求;前者的目标是船坚炮利、国强民富,后者的目标是民主、自由和人权”。下列各项与此论断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C.洋务运动、清末新政D.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016-11-18更新 | 699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广雅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5月冲刺专题训练历史选择题易错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分别指的是
A.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