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辛亥革命后,出版业得到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19年,仅在上海一地,出版业的从业者就大约有4000人,遍及创作、印刷、装帧、发行各环节。就规模而言,出版业在当时上海国民经济诸门类中相当可观。此时期出版业的发展(       

A.反映了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B.适应了北洋军阀维护统治的需要
C.助力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解放D.得益于晚清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2024-03-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县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1917年,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要革新政治,就要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的文学,日夜埋头故纸堆中,所看到的不外是帝王权贵,鬼怪神仙。以此而求革新文学,革新政治,是求不到的。陈独秀旨在(     
A.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B.促进文学革命的开展
C.打破专制愚昧的束缚D.探求民主革命新道路
2024-03-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省级联测考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17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据此可知,胡适意在(     
A.推崇西方国家民主科学思想B.推动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
C.倡导文学的通俗性和实用性D.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都属兔)而成名的。”关于这“三只兔子”,说法有误的是(       
A.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延揽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前来任教
B.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晚清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固有的文化都是国粹,倡导“国故”。1923年,胡适提出, “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我研究国故的目的是要从国故里面去找那些垃圾,然后把它彻底地给清除掉。”这在北京大学引起共鸣。据此可知(     
A.理性主义影响近代学术研究B.新文化运动内容不断丰富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增强D.反对国粹成为学者的共识
2024-03-04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泊头市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一些主张。这些主张(     
言论出处
他们教孝,所以教忠,也就是教一般人恭恭顺顺地听他们一干在上的人愚弄,不要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吴虞集》
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事也。《陈独秀著作选编》
A.深刻反思了辛亥革命的不足B.成为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共识
C.体现了构建新价值观的要求D.剔除了旧思想对人们的羁绊
2024-02-27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大数据联考202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绪十七年(1891年)九月二十一日,正是西山红叶灿烂之时,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光绪皇帝率领军机大臣、各部尚书一同出席。礼堂里站着将近一千名学子,各部官员和京师大学堂的教习们站在两侧,见皇上进来后,都跪伏在地上,山呼万岁。站在人群前面,光绪沉默片刻后,徐徐说:今天是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所谓学堂,在朕看来,就是研习学问的地方。我们的古人有一个传统叫“坐而论道”,今天,朕就和你们论一论这世间的道。

……

所以,朕今日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朕为什么坚持要开办这个京师大学堂,就是希望在座诸君能够破除我们心中之贼,以国家强盛为己任,不骄狂,不自卑,正视现实,发愤图强。

——《光绪皇帝在北大的演讲》,摘编自“面条20082012年发表的网络小说《一个人的甲午》

材料二   国内外部分知名大学的校训

序号国家校名建校时间校址校训校训出处
1中国北京大学1898北京
2中国清华大学1911北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
3中国复旦大学1905上海博学而骂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4中国中山大学1924广州博学审问情思明解笃行《礼记。中庸》
5中国厦门大学1921厦门自强不息止于至着《周易》《礼记.大学)
6中国山东大学1901济南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昭昧后言·通论五古)》(孟子.公孙丑》
7中国西南大学1906重庆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周易》《朱子全书.周子书》
8中国四川大学1896成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三国名臣序赞》《尚书.君陈》
9中国北京师范大学1902北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启功
10中国河北师范大学1902石家庄怀天下求真知
11美国哈佛大学1636马萨诸塞州Veritas(真理)“追求基督教与数会意义上的真”
12美国斯坦福大学1885加利福尼亚州愿学术自由之风劲欢16世纪的德国人类学家修顿
13美国加州理工学院1891加利福尼亚州真理使人自由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14法国巴黎大学1200巴黎磨难,永远是成长的基石
15英国剑桥大学1209剑桥郡此地乃启蒙之所和智识之源Hinc lucea et pocula sacra
16英国牛津大学1096牛津上帝给我光明The Lord Is My Light
17澳大利亚悉尼大学1850悉尼繁星纵变,智慧永恒Sidere mens eaden mutato

(1)材料一是否可作为研究北京大学办学历史的史料?请说明理由。并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学习和研究历史问题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原则。
(2)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而北京大学自建校至今却一直未确定校训。在民间,有人将蔡元培先生1917年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称为北大的校训;也有人将北大精神核心“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称为北大的校训;还有人将西南联大时期的“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称为北大的校训。请运用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以上三种“北大民间校训”的历史依据(只写出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即可)。
2024-02-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奇石艺术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与西方个人主义以自我回归、以个人为本位的倾向性原则不同的是,早在1916年,陈独秀即明确提出,个性解放者当“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傅斯年也提倡“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与西方相比,当时中国“个人主义”与“个性解放”内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B.文化激荡与民族危机的双重影响
C.知识分子救国方式达成共识D.青年学生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先锋
2023-11-24更新 | 314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1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19年5月以后,在《新青年》影响下,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少年中国》、《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劳动届》、《工学》、《湘江评论》等新刊物。它们以介绍新思潮和改造社会为“旨趣”,提出各种各样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方案和措施。这些刊物的创办表明(       
A.民主与科学观念深入人心B.青少年成为革命中流砥柱
C.封建礼教地位被彻底动摇D.国人迫切探索救亡新道路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形成了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神的对立,达到人性对神性的平衡诉求。意大利的文学、雕塑、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在历经400年左右的复兴中,不是以革命的摧枯拉朽式的疾风暴雨来荡涤中世纪高度宗教化的一神观念,而是以一种温和温情的方式将人性元素渗入人的纯神性统治的精神世界中,并占据一定的位置,形成西方人一种新的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所产生的影响是社会性的,应该说它使得城邦,或者说是城市,或者叫社会活跃起来,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人们觉悟提高了。商业、经济、文化各方面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互相影响了。

——摘编自刘云德《温柔的背叛——意大利文艺复兴再认识》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思想解放运动,史称新文化运动。他们明确提出了“人权”和“科学”的口号,树立起“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个性解放思想与进化论观点为武器,猛烈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往圣先贤”,反对文言文、旧道德,提倡新文学、新道德。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礼教,唤醒了一代青年,在中国社会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对妇女解放、道德革命、个性独立、家庭革命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王晓琼《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的相同点,并分析影响新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