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2018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如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的历史大舞台发出的第一声呐喊。它犹如西方的文艺复兴那样,采用高明的宣传手段,在黑暗的世界为人们带来了光明的希望,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播下了民主思想的种子。所以从它的影响方面说仍不啻为一场胜利的变法。

——根据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等整理

材料二   在新文化运动中,“人,这个万物之灵,被隆重地抬了出来”。这场运动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西方文明的优势,看到了自由、民主等观念的魅力,看到了它们给现代化做出的贡献。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开始学习,并试图把西方的价值观念纳入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之中。而儒家文化却已经失去了它从前的地位,它不再是一种规范,关注它的人越来越少,也很少有人会真正理解它的内涵。

——根据薛超良、刘思悦《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文化的影响》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维新变法宣传手段的共同“高明”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维新变法“从它的影响方面说仍不啻为一场胜利的变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并分析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将西方的价值观念纳入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之中的。
2018-12-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12月8日 《每日一题》一轮复习 - 周末培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34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20年的时间。”对文中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正确解读是(     
A.“制夷”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
B.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C.第三次思想解放推动了民主共和的传播
D.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转型
2024-03-25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创造新词的方式繁体字1956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音译外来词沙發、牛顿、布爾什维克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麦当劳
赋予旧词新涵义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统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学(计学)、总统
其他西學、洋錢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下表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
(2)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格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传统观点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源自于汉代儒生董仲舒。而近代有学者提出:目前所见最早而确切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自蔡元培1910年所著《中国伦理学史》。1916年易白沙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对该观点进行了论证。随后,这一观点逐渐被清末民初的学者所接受。这种变化表明(     
A.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解释B.历史记录的解读具有偶然性
C.思想解放始于历史争鸣D.知识分子是救亡图存的核心
2023-04-25更新 | 4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五市(南驻信漯周)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孔子诞生两千五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敏感的心弦不时地被它触动、撩拔而激荡…唯一不变是中国人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或爱或憎、或敬或恨、或褒或贬的“孔子情结事实上“孔子”之名所指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真实的孔子;二是指不同视野下的孔子;三是指纯粹符号化的孔子。

——摘编自林存光《孔子形象的历史变迁与时代转换》

古代
(汉至清)
圣人
孔子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康熙亲笔题词“万世师表”
孔子的个人声望逐步走向巅峰,被尊为“古今第一圣人”。
近代
(新文化运动前后)
落魄
孔子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五四新文
化运动反对“尊孔复古”,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现代
21世纪以来)
雕像
孔子
以孔子儒学为代表的国学大受热捧;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遍及全球。

解读材料,任选一个角度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1-12-16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在解读如图时认为:“我国近代化在器物层和制度层上相对流畅,但在精神观念层却旷日持久且显得力不从心。”其依据主要是
A.工业化的开启困难重重B.戊戌变法促成制度变革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7 . “她”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明的女性新代词,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于1921年7月第13期以后,启用“她”字指代女性和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解放画报》第12期(1921年),描绘了一女子被大秤碇压住,动弹不得,秤砣上写着四个字“男统主义”。

图2《解放画报》第15期(1921年),描绘了一女子被锁链捆绑在刻有“经济”二字的石柱上,她一旁放置了写有"实学”和“职业"的斧头。其题词为:“打器在她旁边,一味的不用,难道不要解脱这束缚么?”

图3《解放画报》第17期(1921年),其题词为:“她受过四千多年束缚,已经半身麻木。现在有人扶着她走,总该起来活动了。”不仅以女性指代祖国,且以女性来搀扶她醒来活动。

——摘编自黄兴涛《“她”字的文化史》


结合时代背景,对三幅漫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加以解读。
8 . 下图是近代某杂志的目录(局部残片)。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该杂志的创办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B.此时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C.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已经被广大国人接受
D.“国外大事记"记录了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2021-04-23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某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文化观而言是批文化调和论,革孔学儒教之命;就民主观而论,痛斥精英主义与贤人政治,礼赞庶民与大众政治;就道路选择而言,是弃英美的渐进变革,从苏俄的激进革命。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新文化运动
A.放弃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路径B.使旧思想丧失统治地位
C.没有和群众的救亡运动相结合D.主旨解读具有多面向性
2022-01-22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部分学者提出,不能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概括为“反封建”,应称之为“反君主专制",并进一步指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不再是封建制了。这些学者“反封建”的解读
A.主要局限于制度文明层面B.科学地评价了新文化运动
C.是对唯物史观的正确运用D.纠正了中国古代史的偏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