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改变中,对今天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体育强国关系最大的是(     
A.女子停止缠足B.男子易服C.废除跪拜礼D.取消“大人”称谓
2024-03-0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分认定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21-22高三·全国·课后作业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西服未文,然衣制严肃,领袖洁白,衣长后衽,乃孔子三统之一,大冠似箕,为汉世士夫之遗,革舄(生皮制的鞋)为楚灵王之制,短衣为齐桓之服,故发尚武之风,趋尚同之俗,上法泰伯、主父、齐桓、魏文之英风,外取俄彼得、日明治之变法,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则举国尚武之风,跃跃欲振,更新之气,光彻大新。

——摘编自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18989月)

材料二   孙中山以阳历191211日为民国元年元旦,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共和成立,不用皇帝年号,而改为民国纪年,便于民众记忆;二是阳历没有闰月,减少了农历中闰月的换算,便于年度预算;三是与国际上普遍采用阳历的潮流相适应……1912113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令内务部编印新历书……这部历书将旧历书上吉凶神宿一律删除。

——摘编自左玉河《从“改正朔”到“废旧历”——阳历及其节日在民国时期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有关服饰改革的主张,概述其主张改革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南京临时政府历法改革的措施,并简要评价其历史意义。
2022-12-20更新 | 131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列影视作品中,标志着我国电影事业起步的是(     
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C.《难夫难妻》D.《故都春梦》
4 . 1914-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据统计,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从698家增至1759家,增长率152%。推动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     
①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官僚资本凭借权力聚敛财富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其主要表现是
A.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迅速B.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C.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D.重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6 . 《中国年鉴》记载1914年8月前往册的工业公司共146个,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涉及行业诸多。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瓦解B.清政府放松了控制C.辛亥革命的推动D.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2020-05-13更新 | 383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调查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1912~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发展变化表。影响其变化的外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热情高涨
B.欧洲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明显增多
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2020-01-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合格考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势头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
盈利指数—4.387.6136.9321.4370.56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实业救国”新思想的推动
C.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2019-09-15更新 | 411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2019-01-30更新 | 1759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江苏卷精编版)
10 . 某位同学用古诗词来形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来形容哪一时期的状况最为贴切(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B.甲午中日战争后
C.一战期间D.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