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1919年,李大钊撰文指出“一九一四年以来世界大战的血、一九一七年俄国革命的血、一九一八年德、奥革命的血,好比作一场大洪水——诺阿以后最大的洪水——洗来洗去,洗出一个新纪元来。这个新纪元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和一九一四年以前的生活、文明、世界,大不相同,仿佛隔几世纪一样。”由此可见,当时(     
A.中国出现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B.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发生新的变化
C.国际局势动荡引发中国思想界裂变D.西方文明逐渐被中国知识界抛弃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已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不但是黄宗羲,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由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34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20年的时间,使得中国人民无力确立自己的独立道路,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

——摘编自张玉福《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突破”的核心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思想变革与社会转型的关系。
2023-03-0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县大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提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据此可知(     
A.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旗帜B.新文化运动推动人们思想解放
C.作者反思了新文化运动的不足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4 . 1918 年,《新青年》出刊“易卜生专号”,转载的《娜拉》《国民之敌》等作品所表现出对旧社会制度虚伪、腐败的鄙视,受到了中国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易卜生热”。这一现象反映了(     
A.精神解放与制度变革的追求B.国人对民主科学观念的推崇
C.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D.北洋政府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2023-02-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一)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考证,1919年以后,“民主”一词开始取代“共和”成为西方政治制度的象征,“共和”的使用频率大幅减少。“民主”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被定义为“平等”“民治主义”“工人政治”等新涵义。这种变化反映了(     
A.时人对新社会认识的发展B.西方文化的影响日渐衰微
C.民主取代共和的发展趋势D.苏俄对华影响力持续加深
2022-11-29更新 | 53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技术进步B.制度变革C.思想启蒙D.国家富强
7 . 1917-1918年间,《新潮》《华工杂志》《欧战实报》等报刊大量报道了德奥罢工风潮.俄国工人罢工以及伦敦纺织工人罢工运动等,时人指出:“欧战以还,世界资本制度之国家,无一不受社会革命之风潮所激荡。”这表明当时的知识界(     
A.“以俄为师”成为各阶级的共识B.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C.民主与科学思想广泛传播D.积极探索救亡图存新路
2022-04-27更新 | 6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21-22高二下·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青年》发行初期设有专门发行人员或委派专人承担具体发行事务。杂志不但定价低廉(每册零售价2角),而且实行订购半年(6册)1元、全年(12册)2元的折扣。为回应读者的再版要求,还推出了前5卷的合订本,采取“五卷合卖”的捆绑销售策略。由此推知,新文化运动
A.使革命思潮受到民众欢迎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注重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D.得到了爱国资本家的赞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8年《新青年》开辟专栏《随感录》,登载的文章以强烈的个人情感谈论时事,篇幅短小,重在揭露、批判与讽刺,由此开启了文体革命;中共成立后,党内知识群体将随感录式文体与现实的革命任务相结合,开辟《寸铁》栏目,作为舆论宣传和政治动员的武器。这表明当时
A.新文化运动成果得到继承发展B.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C.追求新文体逐渐成为社会时尚D.民主与科学的观念被普遍认同
10 .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一开始就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把反对封建专制和开展思想学术上的自由论争结合起来,拉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1917年1月,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北大网罗各派学者,容纳各家学说,允许师生自由争鸣,进一步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打破了思想文化界万马齐喑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百家争鸣”
A.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B.和当时的群众性运动紧密结合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D.猛烈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022-04-0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