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6 道试题
1 . 某中学学生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甲说:“这里的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四人中观点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青年》创刊之初,陈独秀明确标榜不谈政治。1918年底,陈独秀和李大钊一起创办《每周评论》作为新的阵地,关注时事,讨论政治问题,以补《新青年》之不足。这表明陈独秀
A.投身民国初年日益活跃的政党竞争中B.试图将俄国革命道路与中国实际结合
C.意识到政治变革是改造国民性的前提D.由温和的思想启蒙转变为激进的革命
3 . 近代东西方文化

陈独秀认为,在古代,东西方都处在专制政治之下,其文化并无特异之处。但以法国革命为转机,东西方迥异其趣,西方判然进入了近代社会,形成“近代文明”;而东方社会却陷于停滞,仍为“宗法社会”、“封建政治”,因此东洋文明“其质量举未能脱古代文明之窠臼,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他将西方文化的特征,概括为“科学与人权并重”。(《文存》卷一)。而东方文化的特点在专制与迷信。正是缘此根本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文化的长短优劣。西方进步的文化产生了积极的结果:科学与民主相济为用, “成独立之人格”。民智勃发, “社会经济,亦因以厘然有叙”。而东方落后文化却造成专制与迷信并肆,戕贼人权,民智不张,“社会中种种卑劣不法惨酷衰微之象,由是并起,“生机日促”,社会经济因之“大乱”《文存》卷一)。


(1)你是否同意陈独秀所概括的(法国大革命以后)东、西方文化特征?理由是什么?
(2)“东方落后文化”在近代中国造成了哪些后果?
2020-05-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贤者之争

材料一   文明云者。异于蒙昧未开化者之称也。LA.Civilisation.汉译为文明、开化、教化、诸义。世界各国,无东西今古,但有教化之国,即不得谓之无文明。唯地阻时更,其质量遂至相越。古代文明,语其大要,不外宗教以止残杀;法禁以制黔首;文学以扬神武。此万国之所同,未可自矜其特异者也。近世文明东、西洋绝别为二。代表东洋文明者,曰印度、曰中国。此二种文明虽不无相异之点,而大体相同。其质量举未能脱古代文明之窠臼。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可称曰近世文明者,乃欧罗巴人之所独有,即西洋文明也。亦谓之欧罗巴文明。移植亚美利加,风靡亚细亚者,皆此物也。

——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1915

材料二   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1916


问题
(1)“贤者之争”出现在哪次论战中?
(2)概括材料一、二中两位先生的观点。
(3)谈谈你对上述两则材料中观点差异的看法。
2020-04-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4月高考练习(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
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C.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D.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从“《新青年》”、“陈独秀”、“民主与科学”等历史元素中,能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2020-03-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理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近代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申报》在1919 年报道中写道:“传播此种思想之发源地,实在北京一隅,他们倡导改良文学之论,一方面为消极的破坏,力抨旧文学之弱点,一方面则为积极的建设,亟筑新文学之始基。”文中的“他们”还
A.掀起二次革命B.倡导“实业救国”
C.倡导民主科学D.主张“尊孔复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它最可能出自谁的手笔
A.洋务运动京师大学堂学生B.清末就读于同文馆的学生
C.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的学生D.文革时期参与串联的学生
9 . 如图为《青年杂志》创刊号。其创刊年份如采用民国纪年应该是
   
A.民国4年B.民国5年C.民国6年D.民国7年
2019-10-23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十四校2016年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教学调研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家在评论近代历史事件时指出“以所谓礼教侍奉权力,是孔子的发明,向来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有之才得以区别于周边野蛮人,如今却因为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被当成糟粕来排斥。这真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是前所未有之事。”以上评价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