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根据对《新青年》杂志的统计,1919年之前,“社会主义”一词出现34次;1919年,“社会主义”的使用次数激增至104次;1921—1922年间高达685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的持续发展
C.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
2024-01-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在评价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正因为它具有了人民大众的、统一战线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基本特征和无产阶级自觉参与并参加领导这一本质性特征,才使其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同,由此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由此可知,该事件为(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诞生D.国民革命
2023-12-27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90年代,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李鸿章等一批封建官僚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发起了洋务运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以孙中山、黄兴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共和制道路”,发动了武昌起义,最终于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1917年,以宣传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科学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兴起,而后期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思潮主流。

——摘编自刘仓有《简析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材料二   20世纪初,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寻求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探索与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破除了对儒学的迷信;五四运动的洗礼,破除了对西学的迷信。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感召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武器。

——摘编自袁银传、兰国汝《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背景、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及其意义。
4 . 五四运动一开始,革命群众就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政治口号;同时,还提出了“拒绝和约签字”“抵制日货”“取消二十一条约”“争回青岛”等具体的战斗口号。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风潮B.袁世凯独裁专制丧失民心
C.国人急于废除不平等条约D.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0年的5月1日,《新青年》推出“面目全新”的《劳动节纪念号》,刊发文章《劳动者底觉悟“五一”运动史》,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呼吁“希望中国工人把它看成是觉醒的日子”,引起巨大反响。这说明了(     
A.工人阶级成为民主革命主力B.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D.民主和科学成为时代主流
6 . 1919年以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暴露资本主义侵略争霸本质B.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工人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D.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统计,1899—1918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多篇《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译者主要采用片译、段译和摘译等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文学革命方兴未艾B.国人尚未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
C.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兴起D.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2023-03-28更新 | 224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五四运动后,很多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用积极态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群众的精神生活,并试图运用通俗形式如民间传说、习俗和民歌等来传播启蒙知识。这种转变(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兴起B.利于民主革命力量的壮大
C.使国民整体素质显著提高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23-01-1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存于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中的一份传单。当时发放该传单的目的是(     

劝告吾最亲爱之军人警察

吾最亲爱之军人警察,皆是吾中华民国的好百姓,何苦去帮助日本,反来摧残吾中华民国之爱国学生。况军、警两界大半出身山东,祖宗血地被人侵占,良心上应有何种痛苦。尚望急起挽救,与学生商民取一致行动,万勿借口长官命令,忘却国民义务,虐待爱国学生。

——上海绅商学界忠告

A.抗议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B.声援五四学生爱国运动
C.谴责日本制造“济南惨案”D.支持一二·九学生运动
2022-10-27更新 | 4555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矣。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不论高揭什么主义,只要你肯竭力向实际运动的方面努力去作,都是对的,都是有效果的。……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1)材料一中的作者是谁?他提出了什么思想?
(2)材料二应是哪一派别提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政治实践在社会上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它们在救治中国的黑暗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材料四宣扬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