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从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和抗争,虽然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华民族勇于探索的追梦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摘编自刘文《近现代中国各阶级追逐“中国梦”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

材料三   1921年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就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付出诸多努力,最终使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党史学习教育,以“赶考”精神做好新时代答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展的运动,并简要分析为什么说这些运动都是失败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并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标志性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解放所作出的重大努力。
2 . 五四运动时期,上海裕昌祥毛巾打出广告:救国不尚空谈,请大家喝的、吃的、穿的、用的都要用国货。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生产的香烟名为“新爱国香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这(     
A.说明了中国民族意识的完全觉醒B.彰显了实业家义利并举的精神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支持
3 . 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和工人。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A.三民主义成为主流思想B.思想启蒙推动了社会进步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国民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
2024-01-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参加进来了,工人阶级也进来了,女性也进来了。尽管五四运动中还没有农民阶级的广泛参与,但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进,农民阶级也参加到革命的洪流中来了,并成为工人阶级的重要同盟军。”这充分体现五四运动(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D.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024-01-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一上·湖南·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精神。该运动最先爆发于(     
A.南京B.北京C.上海D.西安
2024-01-22更新 | 1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关于五四运动,多数学者认同其为“爱国政治运动”“群众反抗运动”,也有不少学者为其贴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反传统运动”的标签。这表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迁B.使爱国救亡压倒了启蒙
C.展现了大众的磅礴力量D.具有多维度的社会影响
7 . 下图是马星驰在1919年发表的漫画,名为《玩弄于股掌之上》,该图反映出(       

A.德国试图强占中国山东B.国民政府出卖国家利益
C.国际联盟偏袒日本侵华D.反日爱国运动兴盛背景
2024-01-02更新 | 17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届高三11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突出表明五四运动(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B.促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9 . 中国近现代仁人志士将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断追求思想解放,推动了时代的进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为曾以孔子对三代的概念——“恶的时代”“善恶并存”“至善时代”,证明中国是与西方相等的。中国和欧洲一样正在努力实现“至善时代”的“大同”。因此,梁启超说,世界历史是和孔子的模型相符的,而孔教的中国也是符合世界历史的。如果西方思想有什么价值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里同样能找到这种价值。

——摘编自来文生《梁启超和近代中国思想》

材料二   五四运动成功地摧毁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秩序,但是五四以来的中国人尽管运用了无数新的和外来的观念,可是他们所重建的文化秩序,也还没有突破传统的格局。

——摘编自余英时《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

材料三   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维新变法时期的梁启超为实现中国“大同”的实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还没有突破传统格局”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现代中国文艺创新路径的看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中国外交统计年鉴》


根据图中的时间标尺,概括图中任意两个时期中国外交的变化,并对其进行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