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32年初,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2月28日,英法美三国公使介入调停,5月5日,中日双方签署《淞沪停战协议》,规定中国国民革命军不得驻扎上海,只能保留保安队。这一事件(     
A.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B.表明“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达到顶峰
C.为日本再次侵略中国积蓄力量D.促进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2—1934年,中国共产党纪念巴黎公社的主题主要是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但1937年3月,中共报刊《救国时报》指出:巴黎公社是民族团结,一致御侮的榜样,是法国一切有民族意识优秀分子的结合,呼吁救国御侮必须团结并动员一切力量。这表明,1937年初(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B.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中共已正确认识到巴黎公社民族革命的性质
D.中共逐步实现从国内革命向民族革命的转变
2024-01-20更新 | 288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河南)-2024年1月“九省联考”
3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画中人

材料一:马星驰,回族,民国漫画家。1873年出生于山东济宁,18岁离家后,在南京、上海以卖画为生,21岁孑身赴粤。

(1)判断下列对马星驰21岁前人生经历的推论,合理的填涂A,不合理的填涂B。
①马星驰年幼时,周围人说起山东第一家官办近代军工企业成立的消息(     )
②马星驰可能目睹了清末的改革,痛感政权掌握在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     )
③因听闻《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痛心疾首的马星驰孑身赴粤投身革命(     )

材料二:赴粤后的马星驰,曾追随孙中山先生流亡海外十余年,1910年回国后致力于漫画创作,以下是其代表作品:

(2)就画面内容看,马星驰在回国后,关注的主要领域当是(     )(三选)
A.列强侵略中国之手段B.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C.乱象丛生的民国政坛
D.民众日常的衣食住行E.民间疾苦及斗争成效F.各路军阀的军事实力

材料三:1925年前后,马星驰因绘制了一幅题为《国联靠不住》的漫画而遭到当局通缉,他不得不逃离上海,辗转回到家乡济宁。

(3)观乎后事,马星驰对国际联盟(国联)的评价可谓“一语成谶”。结合所学,指出国联“靠不住”的表现及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从人物身份、立场与经历的角度简要评述马星驰。
2024-01-12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32年,中国女权运动同盟会曾致函李顿调查团,表示:“希望你们结合日本穷兵黩武的扩张政策进行调查。因为日本的扩张政策充满了极大的危险,挑战了国联盟约中‘尊重和维护联盟所有成员国的领土完整和现有的政治独立不受外来侵略’的规定。当日本强大到足以实施其后期的扩张政策时,世界将更加无能为力。”这说明,中国女权运动同盟会(     
A.已经认识到世界大战即将爆发B.试图利用国际组织维护本国利益
C.借助社会矛盾的变化进行斗争D.力图维护国联主导下的世界格局
2023-12-05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卷(八)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西安事变期间,来陕西寻求真相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在采访周恩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后,在报道中公开称全国对于西北方面的认识存在很大的错误,西北领导的政治理论是和平统一,政治诉求是在政治商讨下,拥护和服从国民政府的统治。这一报道(       
A.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战救国主张B.迎合了国民党要求统一的诉求
C.化解了国共两党的政治矛盾D.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023-12-05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6年8月,毛泽东曾在给傅作义的信中说:“今之大计,退则亡,抗则存;自相煎艾则亡国奋战则存。弟等频年呼吁,要求全国各界一致联合……组织国防政府。”该信件(     
A.促成了北伐战争的基本胜利B.反映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日益高涨
C.推动了战略决战的胜利进程D.受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
2023-11-24更新 | 447次组卷 | 5卷引用: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历史试题(河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28年3月5日,中共福建省委认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先导”。1937年3月21日,中共在巴黎发行《救国时报》评论巴黎公社是“为国家民族之独立自由与幸福而斗争的绝顶英勇与绝顶忠诚的模范”。这些评论反映(     
A.革命统一战线的宣传策略B.对巴黎公社认识深化
C.民族民主运动进入了高潮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小学地理课本教学法》,在“中华民国”部分, 建议教师课前准备“中华民国地图,割地民族的照片,植物挂图——秋海棠”。此举意在(     
A.强化领土主权观念B.传播近代地理知识
C.抗议日本全面侵华D.完善初等教育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如图为英国漫画家大卫·罗于1935年夏创作的一幅作品,图中,身上标着“China”的人的一半身子已被一只身上标着“JapGrab”的老虎吞下,他拿手跟老虎比划着,标题为“好啦,我同意,不过只能吃到这里!”如果仔细看,图中右上角的树上还躲着一个人,身上写着“Foreign Interest”。对该漫画涵义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该作品创作的直接背景是“华北事变”
②作者讽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③该作品表明了作者对德日意结成轴心国的担忧
④作者通过该作品表达了对大国绥靖政策的不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10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7 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10 . _____年,北平学生发起_____,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2023-09-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22课学习讲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