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南宋朱熹认为变法“轻用已私,纷更法令,不能兴才教化,乃行青苗、建市易、置保甲、治兵将、始有富国强兵、窥伺边隅之计,弃诚而怀诈,兴利而忘义,尚功而悖道……下诬君父,上欺祖宗,三纲废坏。神化之道泯然将灭,纲纪文章扫地尽废。”

清代末年梁启超认为王安石是“三代以下唯一完人”,他认为青苗法和市易法实为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雏型,免役法则“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其变法是“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变革”。

20世纪30、40年代诸多史学家对王安石变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周谷城提出变法动因:“一曰外部的压迫,二日内部的贫弱”。范文澜认为变法“急需加强军备”,钱穆提出变法“冗官不革,政治绝无可以推行之理”。

——摘编自何文国《王安石历史评价面面观》等

(1)根据材料,分别评价朱熹、梁启超、近代史学家对王安石变法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对王安石变法形成不同观点的因素。
2024-01-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37年8月12日,澳门四界救灾会宣告成立,以“筹款赈灾,拯救受难同胞”为宗旨。初期主要是筹募钱款,宣传救亡及动员、慰劳工作,后期则主要是组织回国服务团。该团体的出现反映了(     
A.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逐渐建立D.西方国家支持中国人民抗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37年冬至1938年春,周立波以记者身份访问晋察冀边区。他在通讯报告中写道:“现在,这里的每座城镇,每个村庄都有自卫队。”“扶着长戈,他们是英武庄严的卫国的战士,但一回到田里,重新扶起犁耙的时候,他们依旧是朴素的农民。”“壮丁不够的乡村,在路上放哨的,都是小孩子。”由此可见(     
A.国共合作推动全民族抗战B.群众是敌后抗战的中坚
C.中共坚持“工农武装割据”D.边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2022-07-14更新 | 5633次组卷 | 49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