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传说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皆言黄帝”。

派别及典籍观点
儒家

——《大戴礼记·五帝德》

孔子曰:“黄帝都,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克之。始垂衣裳,作为黼黻(礼服)。治民以顺天地之纪,播时百谷,尝味草木,仁厚及于鸟兽昆虫。”
法家

——《商君书·策》

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制定)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刑罚),外用甲兵,故时变也。

材料二   汉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以黄帝为主支谱系的文化认同。《史记》将《五帝本纪》作为中国历史之开篇,又以黄帝为五帝之首。据《史记》记载,黄帝的后人有两大分支:一是黄帝→昌意+颛顼(舜、禹);二是黄帝→玄嚣→嬌极→帝喾(尧、商、周)。在汉代,不仅尧、舜、禹、商、周为黄帝后裔,就连楚、越、匈奴也被《史记》纳入黄帝谱系。如“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以黄帝为始祖的姓氏谱系,固然有以血缘为纽带的色彩,但实质上属于文化内聚。汉高祖称帝前,曾公开祭拜黄帝。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与黄帝总是精神相通、血脉相连的,对于黄帝的文化认同也成为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源泉。

——摘编自李俊《炎黄文化与民族认同》等

材料三   19374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

国民党《祭黄帝陵文》共产党《祭黄帝陵文》(毛泽东)
……维我黄帝,受命于天;开国建极,临治黎元。始作制度,规矩百工;诸侯仰化,咸与宾从。置历纪时,造字纪事;宫室衣裳,文物大备。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爰诛不庭,华夷永判…………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1)根据材料一、比较儒家和法家笔下黄帝形象的异同,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状况,说明异同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以来黄帝文化认同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对比国共两党的祭文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共同祭拜黄帝的作用。
2024-06-03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三模)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8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会议向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和全国人民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见下图)。它全面概括了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主张,指明了争取抗日战争彻底胜利的道路。   

(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
(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
(四)改革政治机构
(五)抗日的外交政策
(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
(七)改良人民生活
(八)抗日的教育政策
(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
(十)抗日的民族团结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随着日本侵略加剧,各地华侨纷纷组织联合团体。193610月新加坡华侨召开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确定今后的首要任务是从自身做起,促成国内各实力派之联合,最终实现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全国抗战爆发后,不少华侨青年回国参军参战。19396月印尼华侨梁添成离开新婚妻子架机保卫陪都重庆而血溅长空。抗战期间,华侨的捐献活动遍布世界各地,大量侨汇成为国民政府财政的重要补充。以陈嘉庚等人为代表的侨胞还在大西南积极投资工矿、垦殖、医药等产业。在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宣传中国抗日的决心及恳请各国援助,获得很好的回响。

——摘编自任贵祥、李盈慧《华侨与国家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侨在抗战期间作出的贡献。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推翻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崭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这是共产党人自1927年9月开始公开打出苏维埃革命旗号后始终追求的一个革命目标。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旗帜终于在江西瑞金的上空升起来。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仅仅存在了3年。在之后的日子里,中共中央和红军也还坚持着苏维埃革命的旗号,而作为一个国家形态的政治符号,它事实上已经随着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而开始长征,以及很快到来的政策变动,归于消亡了。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内战与危机(1927—1937)》

材料二:“七七事变”爆发之前,中国共产党看到日本灭亡中国之心,从民族存亡的全局出发,率先提出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主张。抗战初期在“亡国论”和“速胜论”的喧嚣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分析中日双方基本情况,指明中国的抗战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目前,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比较简明的表达是四个字:中流砥柱。在14年的抗战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创下了丰功伟绩。

——摘编自李庚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及对形成抗战精神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国共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七七事变”前中共确定“联合抗日”方针的会议,概述中共被称为抗战“中流砥柱”的理由。
2022-12-08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事实上统一了全国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蒋介石重新执掌了军政大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把握历史主干知识和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应该填写
1894—1912年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年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1935—1945年
1949—1956年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C.星星之火,力挽狂澜D.抗日救亡,民族复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