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2年,京剧大师梅兰芳以梁红玉抗金的故事为题材,编演了《抗金兵》,讲的是宋将韩世忠抗金,夫人梁红玉亲自擂鼓助战,取得大捷的故事。这部剧首演于上海天蟾舞台,唱词中“万里山河几多愁,金铁骑豺狼寇”让全场观众潜然泪下。梅兰芳的意图是(     
A.借助传统艺术宣传为国纾难B.提升京剧艺术服务广大群众
C.推动传统戏曲艺术走向成熟D.提升艺术获得丰厚经济效益
2023-06-09更新 | 43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5年,有人认为“逃避了现实躲向‘天鹅’‘人鱼’等的乐园里去,这是安徒生童话的特色。”还有人认为“处于苦难的中国,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忘记现实,一味飘飘然的钻向神仙贵族的世界里。”这些观点反映了(     
A.东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B.中华传统文化地位逐步提升
C.儿童教育受到政府的关注D.民族危机影响教育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36年成立的东北抗日联军官兵的构成,除汉族外还有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1939年,马鸿宾所率81军取得绥西抗战的首次大捷,其中马鸿宾的军兵训练班培养的回汉青年军官和士兵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     
A.国共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中华民族的团结推动了抗日战争走向胜利
D.中国在东北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抗日活动
2023-05-28更新 | 38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3·江苏南通·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九一八事变后,部分东北军和东北义勇军领导的早期抗战相继失败。此时,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多支抗日游击队,至1935年底,抗日游击战争区域扩大到40多个县,抗日游击战争的烽火遍及东北各地。这可以用来说明(     
A.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B.共产党成为局部抗战的领导力量
C.日本对东北地区的殖民计划破产D.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2023-05-26更新 | 483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5年7月,清华大学召开学生大会,通过了“爱国有心,救亡乏术”的决议,提醒学生不要“受人利用”,对上街游行的主张不做任何表示。同年12月,听闻“冀察政务委员会”即将成立.清华学生再次开会,通过了“通电全国,反对一切伪组织、伪自治的决议”,并决定联络北平各校同学参加学联组织的请愿。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加剧激发救国热情B.国民政府采取对日退让政策
C.进步学生受到共产党的感召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023-02-21更新 | 42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各方力量反应强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青年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成发动“西安事变”;中间政派要求团结抗日……材料表明(     )
A.抗日救亡运动高涨B.中华民族已全面觉醒
C.国共由对峙到合作D.共产党成为中流砥柱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明确宣布实行“五族共和”。民国建立后成立的“中华民族大同会”在其电文中号召:“鉴民国初建,五族涣散,联络感情,化除畛域,共谋统一。”《共和国历史教科书》强调:“今民国建立,凡我民族,不问何种何教,权利义务皆属平等,无所轩轻。利害与共,痛痒相关,同心协力,以肩国家之重任。”至此,中华民族从几千年形成的“自在的民族实体”,开始发展成为“自觉的民族实体”。

——摘编自郭盛民《“五族共和”及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1932年,明确以“民族复兴”为办刊宗旨的《再生》《复兴月刊》等杂志先后在北平、上海创办,《东方杂志》《独立评论》《大公报》等报刊也纷纷以“民族复兴”为话题刊文,认为“民族复兴”是从目前的落后、衰落状态中走出,恢复世界强国的民族地位,恢复文化古国的灿烂辉煌。当时还出版了一些围绕“民族复兴”这一主题的书籍,如吴庚恕的《中国民族复兴的政策与实施》,张君劢的《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王之平的《民族复兴之关键》等。1937年“七七”事变的发生,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民族复兴”的话语和观念很快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与此同时,中华民族复兴话语也为国共两党高度关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观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民国初年相比,20世纪30年代民族观的发展,并分析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国共产党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D.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2022-12-03更新 | 35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36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中提出了“推行国难教育”的教育方针。“不专限于学生,而要普及工农兵学商”、“不是形式化、机械化、千篇一律的军事训练,而必须能够多方面的适应每一个人的社会本质和职业任务”。这一教育方针(     
A.适应了时代任务的需要B.表明国共关系发生根本转变
C.有利于中央苏区的建设D.响应了民众全面抗战的呼声
2022-11-27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31年9月20日,当中国请求英国介入处理九一八事变时,英国认为,该事变纯属关东军擅自采取的“地方事件”,只要日本政府加以制止即可解决,遂要求中国自行与日本协商解决。英国的这一态度(     
A.顺应中国政府的合理诉求B.是基于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的考量
C.是对日本侵华活动的纵容D.提供了解决中日纠纷的有效途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