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小学地理课本教学法》,在“中华民国”部分, 建议教师课前准备“中华民国地图,割地民族的照片,植物挂图——秋海棠”。此举意在(     
A.强化领土主权观念B.传播近代地理知识
C.抗议日本全面侵华D.完善初等教育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如图作为史料,可用于研究当时中国(     
A.敌后战场的艰难处境B.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
C.红军长征的重大意义D.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2023-11-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世纪30年代,东北地区建立了很多童子军组织,而童子军组织的学习在1933年有明显调整。下表为1933年前后童子军组织的学习概况调整情况。这一调整反映了(     
时间学习概况
1931—1933年训练:纪律、礼节、操法、结绳、旗语、侦察、救护。
文化:三民主义、国耻小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概况。
1933—1937年宗旨:日满国际亲善之源泉,为两国儿童之交欢;
锻炼诸青年之心身、涵养其良善之道德。
A.民族矛盾渐趋缓和的态势B.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C.政府注重教育的经济功能D.侵略者对华文化渗透
2023-11-18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创新班)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救亡歌曲不是因学校音乐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但从当时情况来看,抗日救亡歌曲确实是在校园内广泛传唱的。1934年下半年,聂耳创作的《毕业歌》《前进歌》《自卫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通过电影和戏剧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摘编自梁爽《20世纪30年代中国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材料二   “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这是毛主席亲口讲过的话!那八年里(19371945年),汉奸傀儡政府多次发出文件……把《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三百多首抗日歌曲列为禁歌。……很多南京人拒绝唱汉奸歌曲,而在背后偷偷唱抗日歌曲。每当听到《松花江上》,沦陷区的人民就坚定了等到抗战胜利那一天的信心!

——摘编自经盛鸿《南京沦陷八年史》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具体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则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成为全国瞩目之地。知识分子和政界精英在以《松花江上》为代表的抗战歌曲中,借助“白山黑水”“大豆”“高粱”“森林”“煤矿”等符号,将其中景观的象征意义深入地传达给普通大众。这一构建(     
A.表明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B.意在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C.讽刺了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D.践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
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2023-07-17更新 | 407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揭露日本有意“实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太平洋帝国主义战争”,要求全党“大胆地警醒群众的民族自觉”,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随后,派出干部奔赴抗日前线。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积极推动联蒋抗日的实现B.坚持实施全面抗战路线
C.肩负领导全民族抗战使命D.倡导反法西斯国家联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表为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方势力的表态或行动,这(     

各方势力

表态或行动

宋美龄

1214日,派蒋介石的英籍顾问、同时也做过张学良顾问的澳大利亚人端纳飞往西安

张学良

1216日晚,托蒋百里见蒋介石,请蒋介石致函南京方面,“勿即攻陕,(蒋)不久当可出来”

中国共产党

1217日,周恩来奔赴西安并与各方势力接触
A.有利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表明各方势力均希望联合抗日
C.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D.践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9 . 以下是蒋介石在不同时期对日政策的讲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京国民党党员大会 (1931922日)“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如至国际信义条约一律无效,和平绝望,到忍耐无可忍耐,且不应该忍之最后地步,则中央已有最后的决心与最后之准备,届时必领导全国人民,宁为玉碎,以四万万人之力量,保卫我民族生存和国家人格。”
国民党五次代表大会 (19351119日)“以不侵犯主权为限度,谋各友邦之政治协调,以互惠平等为原则,谋各友邦之经济合作……质言之,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
庐山谈话(1937717日) “我们不能不应战……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为中共宣言发表谈话 (1937923日)“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使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共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中国民族既已一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卫自助,以抗暴敌,挽救危亡。”

——摘自李义彬《华北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变化》等


结合时代背景,评述1931-1937年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
2023-04-30更新 | 27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派干部到东北地区组织抗日游击队;派周恩来到西安参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洛川会议上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此后开辟敌后战场。这些事件表明(     
A.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B.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C.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发生转移D.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取得明显成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