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资料显示:“1933年开始筹建的广东造纸厂,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新式木浆制纸机器。1938年 10月 21 日 , 广州沦陷,广东造纸厂被日本人占有,随后机械设备被劫运一空。青岛是日本在中国华北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和 产业基地,大量日本陆海军和殖民产业驻扎在此。有一段时间,为了保证青岛港的装卸运输和日本企业、军队 用工,曾禁止青岛本地对外劳工输出。”据此可知(     
A.日本推行以战养战的政策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C.相持阶段日本的劣势明显D.国民党消极抗日背离民心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189310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的合理性。
2022-01-01更新 | 541次组卷 | 35卷引用:云南省宣威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细菌战是日军侵华战争的重要形式,残害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军民。下列与此直接有关的是
A.发动九一八事变B.发动七七事变
C.制造南京大屠杀D.组建731部队
4 . 下列最能证明南京大屠杀真实存在的是
A.《南京!南京!》电影(2009年)
B.《蒋介石日记》(1915﹣1949年)
C.《东京日日新闻》南京报道(1937年12月13日)
D.《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2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