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2年到1940年,东北铁路里程增加一倍,重要工矿产品生产总值增加数倍。与此同时,在国际市场有竞争优势的榨油、皮毛加工、纺织、食品及大豆种植等行业发展迟缓。这说明,当时东北地区(     
A.积极支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遭到日本经济统制及掠夺
C.配合国民政府调整产业结构D.深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2023-09-21更新 | 672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部在1942年9月编成的一份文件中称:“华北的棉花,由于从第三国输入棉花的途径已被完全断绝,它成了日本纺织业所必须的重要来源。”并将棉花与盐、铁、煤一起,列为华北四大“重点开发”资源之一。日军作出这一部署的根本原因是
A.把华北棉花纳入“军管理”范畴B.太平洋战争爆发阻断其海外棉花补给
C.“以战养战”满足国内经济需求D.华北地区已经处于日伪完全控制之下
3 . "在占领这一城市之后,日军继续向内陆推进,企图达到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随着日军的推进,他们占领的沿途的城镇和村子,并对当地施以极端的暴行,甚至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手段。"此处描述的战役是
A.B.
C.D.
4 . 1940年底,在晋冀鲁豫边区出现了壹元、贰元、伍元、拾元的假冀钞,到了1943年上半年,日军制造假票越来越猖獗,他们在太原、榆次、太谷等地,由特务机关——东兴公司印刷厂印制假票就达6000万元。日伪此举旨在
A.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B.阴谋破坏根据地金融市场
C.提升其在全中国的货币信用D.配合国民党币制改革政策
2020-06-22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2021届高三5月模拟(2)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
2019-01-30更新 | 6811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南昌第二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