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20世纪30年代,“边政史”“边政研究”“边疆政治”“边疆政策”等课程科目在国内各大学开始出现,随着《边政公论》的发刊、边政学会的成立等,一股研究边疆政治经济的热潮逐渐涌现。后来重庆、成都、陕西榆林等三个地方性的边疆研究会还合并而成中国边疆研究会,会员多达600余人,涉及方方面面的领域。这反映出(     
A.大学课程出现一定调整B.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C.国共两党注重边疆研究D.边疆冲突引发各阶层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32年初,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2月28日,英法美三国公使介入调停,5月5日,中日双方签署《淞沪停战协议》,规定中国国民革命军不得驻扎上海,只能保留保安队。这一事件(     
A.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B.表明“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达到顶峰
C.为日本再次侵略中国积蓄力量D.促进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35年11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全大会上的外交报告》称:“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不轻言牺牲。……复以不侵犯主权为限度……否则即当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这说明(       
A.国民党坚定抗战的决心B.国民党对日态度有所变化
C.中日民族矛盾即将成为主要矛盾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木刻版画是抗战文艺宣传的重要一环,较早刻画东北义勇军的版画出现于1933年。下图所示版画创作细致讲究,从服饰上看,义勇军穿戴各异,有戴冬帽、有戴牛仔帽、有扎绷带。从行为上看,有投掷手榴弹、有射击、有挥舞大刀。据此可知,该版画创作(       

陈铁耕《义勇军的防御战》
①强调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斗争性       ②体现义勇军的艰苦与战争的残酷
③表达东北民众救亡图存战斗精神       ④警醒民众关注七七事变危机局势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2-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32年,清华大学自治会致函李顿调查团:“日本的侵略,不仅危害中国,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也使国联面临建立以来最大的危机,考验其全球治理能力。”这说明,爱国学生(     
A.利用国际舆论反对日本侵华B.致力于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反帝爱国的民族意识已萌发D.意识到创建新国际组织的重要
2024-02-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为中国华东烟草公司在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推出的槟榔牌香烟宣传广告。这一策略(     
A.利用民众心理进行营销B.扭转了民族企业的困境
C.声援了正面战场的作战D.彰显了民主主义的意识
7 .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聂耳(1912-1935),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他从小就显露出对音乐的爱好,先后向其家人及邻居学习民族乐器的吹奏并接触当地民间音乐。在求学时代,他不仅刻苦努力,成绩名列前茅,而且热情投入课余音乐活动。促使聂耳党醒并在政治上转向激进的关键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中华民族的危机促使聂耳产生了心理上的危机,他开始思索新的艺术形式。在此背景下,聂耳与同时代音乐家们努力地创造新型的民族音乐。聂耳的“新兴音乐”受到苏依以及左翼作家联盟倡导的批评理论的影响,其音乐的核心内容在于关注现实以及全身心投入社会。聂耳的创作,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代表中国革命音乐的巅峰,并为其后的几代歌曲作家充当样本。

——据何稼书(聂耳的“新兴音乐”创作与30年代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聂耳在音乐事业上取得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聂耳的历史贡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1932年出版发行的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序言中,作者写道:“当本书发排之际,日人侵占我东北三省及上海事变,先后发生。事态重大,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在现代史中,实为最可注意最可悲痛的材料。因附撰两章于第六篇国民革命之后,俾读者知所警惕,而共谋挽回我中华民族的厄运。”表明作者意在(     
①引导学生对时事加以关注   ②警惕日本侵占中国的野心
③培育学生救亡图存的意识   ④增添了史学研究最新成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4-01-20更新 | 8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2—1934年,中国共产党纪念巴黎公社的主题主要是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但1937年3月,中共报刊《救国时报》指出:巴黎公社是民族团结,一致御侮的榜样,是法国一切有民族意识优秀分子的结合,呼吁救国御侮必须团结并动员一切力量。这表明,1937年初(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B.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中共已正确认识到巴黎公社民族革命的性质
D.中共逐步实现从国内革命向民族革命的转变
2024-01-20更新 | 288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中共早期的革命叙事中,“群众”指代单个阶级内的社会成员或扩及社会下层跨阶级共同体,如工人群众、劳苦群众;1931年后“群众”延伸为涵盖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中的民主派、知识分子等阶层群体。这(     
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缘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表明国内阶级矛盾走向缓和D.表明民族矛盾成为次要矛盾
2024-01-1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