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1936年9月中共中央指示:目前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在日本继续进攻,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这表明
A.蒋介石抗日态度已根本转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
C.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D.中共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2 . 1932年1月21日,倾向于政府且颇有实力的报纸《天津大公报》在社论中提出:“政府应该开辟和平解决红军之路”,“在不暴动、不割据、不违法扰乱秩序的条件下,撤销禁止异党活动的禁令”。这一社论反映了当时
A.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B.中国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C.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有所调整
3 . “拜谒中山(孙中山)陵”现象在国民党的政治生活中经常出现,如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获胜要谒陵,宁粤和议共赴国难要谒陵,召开五全大会以示团结要谒陵,西安事变归来要谒陵。国民党的做法意在
A.宣扬三民主义B.加强党内的团结
C.巩固统治地位D.纪念孙中山先生
4 . 1945 年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下列相关抗战史实中说法正确的有
A.淞沪会战中驻守淞沪的国民党第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B.二十九军宋哲元等英勇抗战,与日军拼死肉博,使喜峰口失而复得
C.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千余人,取得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D.枣宜会战中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率部与敌人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
5 . 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该“学习内容”最适合的主题应是
A.十四年抗战的开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抗战相持阶段到来D.抗日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
2019-11-23更新 | 330次组卷 | 23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1932年2月22日,美国人罗伯特·肖特驾战机从南京返回上海,途径苏州城郊上空与日机激战,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牺牲地点在吴县车坊乡。苏州人民深切缅怀肖特的义举,曾先后两次立碑纪念,后皆因故毁拆。2014年9月1日,罗伯特·肖特入选国家民政部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肖特的义举
A.加速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B.反映美国政府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说明法西斯行径不得人心D.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7 . 历史学家们指出: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使漫长的10年内战,终于在国家最危亡的时刻结束了,抗战成为中国的主旋律。上述所说的“事变”是指
A.四一二政变
B.九一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西安事变
8 . “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2019-01-30更新 | 121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丰城中学等五校高二下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9 .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2019-01-30更新 | 2348次组卷 | 5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宣言中提出:“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一致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变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以解放中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主张民族与民主革命同步
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已制定了全面的抗战路线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