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扩张军备、发动侵略战争的军国主义道路。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下列各项中,与日本损害中国利益有关的是( )
①参与鸦片战争②日俄战争③强迫北洋政府接受“二十一条”④“九一八事变”爆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历史地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有重要作用。如图是民国时期出版的某图书的版权页和正文中的一幅地图,它们反映出(     

A.东北是日本侵华的新目标B.日本对华侵略的军事动向
C.华北事变前日本对华领土的侵略情况D.划分势力范围是日本侵华的主要手段
2022-08-30更新 | 2288次组卷 | 16卷引用:热点06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之【年度热点】知识与命题深度解读
3 . 有学者认为: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后,与国民党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相比较,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更符合中国城市人口的心态,包括学生、知识分子、很大一部分资产阶级和许多工人。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展了大批党员B.促成联蒋抗日方针的全面实施
C.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核心D.与社会各界达成共赴国难共识
4 . 1935年,国民政府军方将全国划分为四类区域,第一类地区自北向南有察哈尔、绥远、河北、山西、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第二类地区包括安徽、江西、湖南、广西等省;第三类地区包括甘肃、陕西、四川宁夏等省;第四类地区包括不属于前三类的其他各省区。国民政府这一划分
A.目的在全力“围剿”工农红军B.实现了民族工业布局平衡
C.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D.有利于构建对日陆防布局
2022-05-21更新 | 700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1934年刊登于《大上海图画杂志》的一幅漫画,名称为《国庆日的版图》。图中文字分别为“国庆”、“国耻”左下角文字为“亚光挥泪作”。下列对该漫画创作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被迫宣布实行宪政B.中国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C.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D.日本加紧对华北地区侵略
2022-03-29更新 | 31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决议提出:“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宣告,把自己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苏维埃愿意给予以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富农的财产不没收,富农的土地,除封建剥削之部分外,不问自耕的与雇人耕的,均不没收。”在此,中共主张
A.促成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进行土地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C.联合不同阶级,反对帝国主义侵略D.加强民主建设,巩固抗日根据地
2022-03-14更新 | 1822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一位抗日名将指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与日军血战五昼夜收复多伦,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日力量。1934年,这位名将牺牲前写下正气浩然的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位抗日名将是
A.吉鸿昌B.杨虎城C.蔡廷锴D.张自忠
2022-01-12更新 | 2595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8 . 经过
时间日本侵华中国反应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标志着________国民政府:推行________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________政策,寄希望于国联,国联提出国际共管的方案,日本拒绝这个方案,宣布退出国联。
十九路军: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力反抗。
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1931年9月19日晨日本占领沈阳,占据整个东北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变
1932年3月伪满洲国:日本扶植清废帝________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1935年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发起的“________”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________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________的局面初步形成。
9 . 东北民众抗日的救亡运动
(1)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在深重的________面前,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2)由游击队改编而来的东北_________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共产党员___是主要领导人之一。
(3)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_________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10 . 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目标

(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

(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

(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

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2021-06-09更新 | 5261次组卷 | 36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