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救亡歌曲不是因学校音乐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但从当时情况来看,抗日救亡歌曲确实是在校园内广泛传唱的。1934年下半年,聂耳创作的《毕业歌》《前进歌》《自卫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通过电影和戏剧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摘编自梁爽《20世纪30年代中国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材料二   “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这是毛主席亲口讲过的话!那八年里(19371945年),汉奸傀儡政府多次发出文件……把《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三百多首抗日歌曲列为禁歌。……很多南京人拒绝唱汉奸歌曲,而在背后偷偷唱抗日歌曲。每当听到《松花江上》,沦陷区的人民就坚定了等到抗战胜利那一天的信心!

——摘编自经盛鸿《南京沦陷八年史》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具体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则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7年8月19日,邹韬奋在《抗战》创刊词中宣布:“在这民族抗战的紧急时期,本刊的任务,在一方面是要对直接、间接和抗战有关的国内和国际的形势,做有系统的分析和报道,显现其重要意义和相互间的关系;又一方面,是要反映大众在抗战期间的迫切需求,并贡献我们观察讨论所得的结果,以供国人的参考。”可见,《抗战》的创办(       
A.旨在动员民众进行战略反攻B.意在争取国际舆论以支持抗战
C.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D.适应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报刊是中国近代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体。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在近代发行的部分报刊及其传播情况。

时间报刊简介
192564创办《热血日报》,由瞿秋白担任主编。《热血日报》自创刊伊始,即投入推动五卅运动,积极支持全国各地的反帝斗争并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揭露帝国主义的残酷暴行。627日被迫停刊
19381《新华日报》在武汉正式出版。此报在发刊询中说:“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战斗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更将尽其所能为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效力。”19472月停刊于重庆
19415《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兼西北局的机关报,毛泽东经常为其撰写社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革命报刊”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9-2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7年9月2日,一二○师在陕北庄里镇举行誓师大会。师长贺龙说:“现在国难当头,我愿带头穿国民政府发的衣服,戴青天白日帽徽,和国民党部队统一番号。看起来我们的外表是白的,但我们的心却是红的,永远是红的。”贺龙的动员讲话(     
A.调动了根据地民众抗战热情B.有利于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C.坚定八路军持久抗战的信念D.顺应了合作抗日的时代潮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8年12月至1939年年底,在陕甘宁边区,国民党军队先后制造摩擦事件150多起;在华北,国民党先后制造“博山修案”“深县修案”等;在华中,国民党先后制造“平江修案”“新集修案”等。大批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战士革命群众被捕杀。这说明当时(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B.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危机
C.国民党奉行“假和平、真内战”的路线D.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减缓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8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会议向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和全国人民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见下图)。它全面概括了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主张,指明了争取抗日战争彻底胜利的道路。   

(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
(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
(四)改革政治机构
(五)抗日的外交政策
(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
(七)改良人民生活
(八)抗日的教育政策
(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
(十)抗日的民族团结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随着日本侵略加剧,各地华侨纷纷组织联合团体。193610月新加坡华侨召开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确定今后的首要任务是从自身做起,促成国内各实力派之联合,最终实现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全国抗战爆发后,不少华侨青年回国参军参战。19396月印尼华侨梁添成离开新婚妻子架机保卫陪都重庆而血溅长空。抗战期间,华侨的捐献活动遍布世界各地,大量侨汇成为国民政府财政的重要补充。以陈嘉庚等人为代表的侨胞还在大西南积极投资工矿、垦殖、医药等产业。在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宣传中国抗日的决心及恳请各国援助,获得很好的回响。

——摘编自任贵祥、李盈慧《华侨与国家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侨在抗战期间作出的贡献。
7 . 下图为画家沈振黄于1937年创作的漫画,题为《日寇的末日快到了》。该漫画旨在(       
   
A.推动国共合作抗战的实现B.鼓舞国民的抗战斗志
C.抨击日本侵华的罪恶行径D.宣扬中共的抗战路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校内各系和研究机构经常举行学术讲座、专题报告会、座谈会和辩论会等,会前张贴海报,欢迎师生参加。在报告会结束后,经常留一段时间进行讨论,学生能自由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质疑,教授之间也可以进行辩论和交锋。这反映了西南联大(     
A.重视培养师生的批判精神B.极端自由散漫的学习环境
C.努力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D.具有浓郁的民主学术氛围
2023-07-0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20世纪30年代后期,知识分子对“大众”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与五四时期相比,“大众”的内涵被进一步细化和分化,随着时代的变换有了阶级的内在规定性,显示出“大众”作为一种全新的政治主体兴起初期的混沌状态。这一转变是由于(     
A.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C.革命的领导阶级发生变化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
2023-01-26更新 | 37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国民党领导人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这标志着(     
A.中国局部抗战由此开始B.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
C.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022-11-17更新 | 856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渭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