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二战期间,当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时,中国军队却取得了对日作战的胜利,引起世界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称“盟军胜利,全赖华军大捷”;英国媒体也称“在此远东阴云密布之际,唯有中国上空之云彩光辉夺目”。此战应为(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百团大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历史试题
2 . 1941年9月9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修订后的《国民体育法》,并设置了全国性的体育节。与此同时,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在延安盛行,延安军民自力更生办体育,结合军事训练开展射击、刺杀……球类、体操等体育项目。这主要缘于(     
A.民族意识的开始觉醒B.国共对峙军事的需要
C.政府对体育教育重视D.坚持抗日战争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图是近代中国某一重大战事示意图,战役在图中“A”地打响后竟有数十名中外记者陆续来前线采访,最终中国军队取得了此次战役的重大胜利,由此可知此次战事(     

A.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B.逆转了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
C.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D.得益于正面战场的有效配合
2024-05-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高考历史【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测试卷(江苏专版)02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元末明初的“江西填湖广”为发端,一直延续到晚清,五百年间,江西约两千万在册人口流出省外,并在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留下了至少一亿后裔。在这些江西移民中,工商人口占相当大的比重……如茶叶、苎麻、兰靛、木竹、油料等经济作物,制瓷、造纸、木竹加工、冶铁、烟火、夏布等手工业,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明人张瀚说:“(江西)地产窄而生齿繁,人无积聚,质俭勤苦而多贫,多设智巧技艺,经营四方,至老死不归。”

——摘编自方志远《赣商与江西商业文化》

材料二   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江西商人在活跃了五百年之后迅速走向衰落并基本上在国内市场丧失了地位……到清中期,长期以来对山林的超量砍伐及开山造田所造成的后果开始明显,水土流失严重,赣江水运发生困难。几乎与此同时,运河的淮河—黄河段因黄河泛滥及改道而淤塞,南北水道被拦腰截断……鸦片战争以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外国资本开始渗入沿海地区。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开始兴办近代私人企业。

——摘编自方志远《地域文化与江西传统商业盛衰论》

(1)根据材料一、概况明清时期江西商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至民国时期江西商人走向衰落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历史地图反映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一定的事态空间分布情况。它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环境及其空间联系提供了鲜明的概念。下列地图中箭头线路所示意的是(     

A.抗战时期工业和高校的内迁B.国民大革命的北伐进军方向
C.解放战争时国民政府的败退D.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发生顺序
2024-04-01更新 | 46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统计,1937年9月—1940年6月间,有254家民营企业和政府所辖的9个兵工厂迁入重庆。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规定军需厂矿优于民营厂矿迁移,对民营工业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奖励、协助等优惠政策和措施。国民政府上述措施旨在(       
A.适应民族战争的需要B.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
C.围剿农村革命根据地D.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适应在华贸易发展的需要,1864年,英商投资创立汇丰银行。1868年,该行已被公认为“在中国最为重要的公司”。19世纪七八年代以后,汇丰银行一家买卖的外汇数额,经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总额的60%-70%,其外汇买卖牌价成为中国外汇市场行情的准绳。从1874年到1890年,清政府共借外债26笔,汇丰银行一家贷了17笔,占70.04%,成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急先锋。1894年后,汇丰银行在承贷的外国银行中独占鳌头,并在每一笔对华贷款中,附加苛刻的条件,借此控制中国的税收存管等命脉。此外,汇丰银行营业即对外发行小额钞票,到1890年末,已达618万元,“与营业于东方各国之银行相比,则汇丰银行之兑换券流通数为最多”。

——摘编自姜建清、蒋立场《中国近代银行史》

材料二   1912年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成立伊始,即大力支持南京临时政府,经募公债、代收税款、稳定货币发行。1915年中国银行试办外汇业务,后又增加外币贷款、经理政府外债等业务,与外国银行相抗衡。1928年后,中国银行通过贷款支持,帮助经营困难的张裕酿酒公司、无锡荣氏申新纱厂渡过难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银行斥巨资扶助铁道、公路、煤矿和水利建设,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支持内地经济振兴,率先发展农业贷款。抗战爆发后,恐慌蔓延,引发提存和抢购外汇风潮,中国银行为平衡汇市共投入英镑797万磅、美元1442万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银行积极为国纾难,每年经收侨汇占全国侨汇总数的50%以上,有力支援了前线。

——摘编自宗良、孙雨心《百年中行金融报国的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汇丰银行在中国迅速扩张的表现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银行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9年9月,国民政府公布《战时健全中央金融机构办法》,把原来只办理有限具体业务的四大银行组成的四行联合办事处扩大为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简称四联总处。蒋介石自任总处理事会主席,总揽一切事务。四联总处的任务是设计和布局全国金融网,负责法币发行的调度等事宜,总揽战时物资的调剂以及后方贷款。由于银行资金大量被政府占用,没有能力向民族工商业开展存放款业务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1937年10月,陕甘宁边区银行成立。1941年国民党政府停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军费后,边区银行遂积极主动落实边区政府禁止法币流通,发行边币的法令,截至1944年6月共发行边币38亿元。陕甘宁边区银行还以大量资金支持机关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发放农业贷款和青苗贷款,同时对公营工商业进行投资和贷款。边区银行在抗战时期开展信贷业务的建设过程中,总结了一套金融事业发展的好办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围绕生产的业务方针,民办公助的群众路线,事业需要的贷款原则,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

——摘编自陈争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三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并将人民银行的工商信贷部分出来,建立中国工商银行。人民银行主要集中加强信贷资金管理。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外汇,充分利用国际信贷制度,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1991年4月,基于卫星通信网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开始试运行,这为人民银行更好的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1995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

——摘编自谢川波主编《新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联总处”设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银行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以来金融建设的认识。
2024-03-03更新 | 252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全面抗战时期,甘肃利用中央(国民政府)拨款整修了武威至玉门间的水利设施,恢复灌溉面积100万亩,还修建了鸳鸯池水库等水利工程。四川则主要整修都江堰工程,并对郑泽渠、龙西渠、天星渠、醴泉渠等进行了整修,扩大灌溉面积500万亩。整修这些水利工程意在(     
A.形成对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包围B.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
C.充实后方经济以取得抗战胜利D.振兴西部地区的经济
2024-02-05更新 | 171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江苏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1年下半年,国民政府决定全国田赋一律征收实物。下表是1941—1945年度田赋“三征”所得实物折合法币数与各年度税收比较表。据此可知,这一政策的实施(     

年度

谷麦(百万石)

折合法币数(百万元)

占税收的百分比

1941—1942

56.2

5,000

44.1

1942—1943

62.6

14,169

23.9

1943—1944

65.3

49,628

26.9

1944—1945

57.8

100,976

28.1

A.抑制了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B.解决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危机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一定程度利于缓解通货膨胀
2023-10-20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