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决定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这些举措(     
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践行了团结抗战的路线
C.表明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是创建革命政权的尝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为1940年某史学著作的目录摘编、序言摘编。

目录摘编

第1编“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封建帝国之创兴 西周兴亡”
第2编“军国斗争之新局面 战国始末”“民间自由学术之兴起   先秦诸子”
第3编“大一统政府之创建 秦代兴亡及汉室初起”“统一政府文治之演进”“士族之新地位 东汉门第之兴起”
第4编“长江流域之新园地   东晋南渡”“变相的封建势力 魏晋南北朝之门第”“宗教思想之弥漫   上古至南北朝之宗教思想”
第5编“新的统一圣运下之政治机构”“新的统一圣运下之社会情态”
第6编“士大夫的自觉与政治革新运动   庆历熙宁之变法”
第7编“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社会自由讲学之再兴起   宋元明三代之学术”
第8编“狭义的部族政权下之士气   清代乾嘉以前之学术”“狭义的部族政治下之民变   清中叶以下之变乱”“除旧与开新”

序言摘编


任何一国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

(1)材料反映了作者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
(2)材料内容对我们了解这部著作在当时的作用有哪些帮助?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023-12-04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38~1941年,国民党政府先后与美国签订了《桐油借款》《华锡借款》《鸨砂借款》《金属借款》等合同。这一时期向美国出售的桐油、锡矿、鸨砂等产品“较以前增多,货价亦较高”,同时也进口美国工农业产品。这些商贸条约的签订(     
A.说明国民党政府出卖国家权益B.利于增强抗战物质基础
C.导致了国内工业发展难以为继D.违背了当时的经济规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基本全面关闭交易所,通过银行发行国内公债(如表展示了部分公债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公债的发行(     
债券名称发行定额实销额担保品用途利率
民国二十六年救国公债5亿元22250万元由国库税项为担保救国费用年息4厘
民国三十年粮食库券谷7133636石;麦2066766石谷6762252市石:麦598451石以四赋征收实物粮食为担保供应军粮、调剂民食、为收购粮食支付代价之用年息5厘
民国三十二年粮食库券谷2313万市石;麦2313万市石谷13787234市石;麦2514327市石以四赋征收实物粮食为担保供应军粮、调剂民食、为收购粮食支付代价之用年息5厘
A.是通货膨胀现象加剧的直接原因B.利于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控
C.推动了债券金融行业的资金运转D.致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绝境
2023-11-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8年4月初,国民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规定战时经济以军事为中心,政府管理进出口货物,实施物品平价制度;通过《非常时期经济方案》,明确供应前方作战物资是当前生产事业的第一任务。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规定抗战时期实施“统制经济”。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官僚资本主义日益膨胀B.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C.国民政府坚持持久防御作战D.日本开始推行全面侵华战略
6 . 人口变化与人口迁徙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特别是春秋后期,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民族大迁移大融合时期,在北起辽东,南达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里,华夏族(注: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是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和一些少数民族通过长期战争,兼并和融合,迁移和交往,有了日益密切的经济和文化关系,交错混居通婚现象非常普遍,逐渐融合成一个稳固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族。

——摘编自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5个大型城市和63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上海拥有全国半数以上的大型工商企业。七七事变后的短短数年中,全国城乡共有1425万人迁往西部后方,桂   林、贵阳、宜宾等城市人口也成倍增加。随着政治中心移往西南, ……各类内迁的民营、国营和军工企业约上千家,大量的企业家、科技人员与技术工人也随之内迁。这对于大后方的工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内迁高校多采用联合办学的形式,其中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建而成的_______已发展为5个学院26个系、350多名教师、3277多名学生的大学。它的教授可谓集一时之选。日后师生人才辈出。

——摘编自忻平《试论抗战时期内迁及其对后方社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迁移、融合的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影响。
(2)完成材料二划横线处的填空。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人口、工商企业、学校大规模内迁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内迁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7年10月,日军向忻口进攻,国民党军8万人在卫立煌指挥下与日军激战。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命令八路军“截断敌人后方交通,打击来援之敌”。此战日军遭受重创。由此可见,忻口会战(     
A.体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B.扭转了抗日战争的局势
C.促成抗日统一战线建成D.使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8 . 对于抗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某次会战,有学者这样论述道:“这是战争开始以来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多的一次战役。在会战后的一段时间内,中日双方的战事也相对沉寂。”该学者论述的这次会战(     
A.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C.以空间换时间将日本拖入持久战D.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9 . 国民党在全面抗战中前期,建立了冀察游击区、鲁苏游击区、山西游击区、豫鄂皖游击区、浙西游击区及海南游击区等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游击根据地,开辟了同正面战场并存的游击战场。国民政府的举措
A.说明国民党采纳共产党的抗战路线B.表明敌后战场已经成为抗战主战场
C.有助于民心的稳定和长期抗战D.反映了国民政府放弃反共立场
2021-04-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军队此战拖住日军主力近5个月,推迟了日军向武汉的进攻,为中国政府机构、工厂企业等的西迁赢得了时间,并且粉碎了日军企图聚歼中国军队主力数十万于鲁南苏北地区的计划,为持久抗战创造了条件。”此战
A.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B.体现了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C.显示了敌后战场的伟大力量
D.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2019-12-12更新 | 405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行知高级中学202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