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之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狂潮,使中国人痛心疾首,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中国有识之士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通过反思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败、日本为什么胜、怎样才能“救亡图存”,推动了变法维新运动和革命运动。

——摘编自王晓秋《甲午战争彻底打破“天朝上国”迷梦》

材料二   近代史上日本侵略者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第一次是甲午年(1894年)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战争,第二次是1931年发动侵犯中国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结束。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国民党等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14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郑剑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原因。
2024-04-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中国军队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片取材于1937年8月华东战场的一次会战,该会战(     
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B.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表格描述的战役是(     
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
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
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破坏铁路474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摧毁大量敌人据点,缴获大批枪炮、物资,打破了日军的“囚笼”。
A.台儿庄战役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
4 . 在抗日根据地内,应没收汉奸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及少地的农民;没收逃亡地主的土地,无租息的分配给农民;颁布减租法令,减租至最低限度;保障农民佃耕土地的永佃权。这些土地政策(     
A.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B.利于保证农民的经济权利
C.团结了社会各个阶级D.由中共在解放区首次推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是(     
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38年,丰子恺记述:“我从浙江通过江西、湖南,来到汉口,在沿途各地逗留,抗战歌曲不绝于耳……‘有人烟处,皆有抗战歌曲’。”这折射出当时(     
A.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增强B.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C.东部沿海工业大量内迁D.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8年《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政府根据民生主义信条,实施计划经济,凡事业之余国营者,由国家筹集资本,从事兴办,务使之趋于生产的合理化”。时任经济部部长的翁文灏(1942年)也指出:“工业化的成功,实赖有计划的建设与重工业之核心……欲求重工业之生产,势非由政府特为设法促进不可。”据此可知(     
A.民族危机影响经济建设模式的选择B.国家干预理论制约民族工业的成长
C.国营经济成为抗战全面胜利的保障D.民生需求助推工业生产技术的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1940年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创作的年画。这表明,当时的边区政府(     
A.借助民间艺术宣传民主政治B.民众的民主素养已普遍提高
C.利用传统节日巩固统一战线D.通过基层自治激发农民热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某一个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于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这一决定(     
A.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C.促成了国共合作的顺利实现D.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1年,晋察冀边区妇教会提出公布边区妇女全年的生产计划,以推动边区妇女努力生产。在该举措的鼓励下,河北平山县妇女戎冠秀将自己1944年的生产计划分为农业、副业和帮助与领导村里工作三个部分,被全县广泛学习。据此可知,该举措(     
A.贯彻落实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建立
C.反映了革命工作重心开始转移D.为民族战争的胜利准备了物质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