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大一统”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2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1703年,清朝选择塞外之地创建避暑山庄,每年盛夏之际来此,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历经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统志》,备载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风俗,旨在构建国家广阔的疆域一统观,从而在观念上来代替“华夷之辨”。

——摘编自李治亭《论清代“大一统”与避暑山庄》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之路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在的逻辑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施行的不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在维护中国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内在统一的基础之上,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王健睿《传统“大一统”思想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内在逻辑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大一统”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国远征军是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1942年4月,中国远征军解救被日军围困在缅甸仁安羌的英军7000余人。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发起缅北滇西战役,歼灭日军三万余人。这体现了中国(     
A.大国地位的基本确立B.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C.抗战反攻阶段的到来D.逐渐成为二战的东方主战场
2024-02-27更新 | 19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3 . 1942年,法国海军中尉乔治·乌尔曼进入边区,他以亲眼所见证实,“政府本着真正的民主精神”“并为未来的大众代表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的评价最有可能基于(     
A.反“扫荡”斗争胜利B.大生产运动开展
C.“三三制”原则落实D.《论持久战》发表
2024-02-27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全民族抗战时期是毛泽东撰写挽联、唁电、祭文、悼词等数量最多的时期。此时期他悼念的英烈可分为四类:一是为抗战而牺牲的爱国群体;二是牺牲的共产党员;三是牺牲的国民党将领、政要和民主党派人士;四是为支持中国抗战而牺牲的国际友人。这(     
A.凝聚了抗战力量B.体现了战争的持久性
C.扭转了社会舆论D.消除了党派间的矛盾
2024-02-26更新 | 21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衡水董子高级中学等校2024届高三2月入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1—1943年的三年中,在陕甘宁边区,农民所交的公粮占其总收获量分别是1941年13.58%,1942年11.4%,1943年不足9%。从1943年起,边区一般能自给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粮食和蔬菜。这得益于(       
A.工农民主政权的巩固B.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C.土地改革运动的推行D.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忻口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的重要会战。读如表,忻口会战突出反映了(     
时间地点司令长官副司令长官参战部队
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山西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兹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中共领导的八路军。
A.中日两国的军事实力对比悬殊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作用
C.正面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D.持久抗战方针产生了积极效果
7 . 1941年,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上述规定(     
A.是中共创建人民政权的开始B.完善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C.推动了根据地的经济大发展D.扩大了中共边区政权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1939年起中共中央领导人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如: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张闻天《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陈云《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毛泽东特别强调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上述活动(     
A.有利于纠正党内左倾错误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D.加强了党对民族战争领导能力
2024-01-17更新 | 43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在山野间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战线……”这首创作于八十多年前的《延安颂》诞生于陕北高原,后迅速在边区广为传唱并远播大江南北。这首歌的流传(     
A.为国民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B.反映了中共开辟了革命的新道路
C.成为爱国青年抗日的动员号D.表明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2023-09-1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7年至1945年,党领导山西根据地开展了“戏剧运动”。比较成功的剧目有李伯钊的话剧《母亲》《村长》,洪荒的《“九一八”的前夕》,还有群众编演的《活捉鬼子兵》等街头剧。它们都善于抓取敌后现实斗争的片段和民众生活中的重要课题。可见,山西根据地的“戏剧运动”(       
A.开创了武装斗争的新形式B.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规模
C.巩固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D.弘扬了工农民主政权的做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