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对下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1937年-1942年侵华陆军师团在日本陆军师团总数中所占比例:
年代193719381939194019411942
陆师团总数量243441495158
侵华陆军师团数量213234393627
所占百分比889483807164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中国战场上只有中国人民在积极抗日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兵力严重不足
D.日本不断地减少侵华战争的兵力总数
2 . 关于“平型关大捷”到底毙伤多少日军,中国方面有一万(蒋介石贺电)、三千(长期使用的数字)和一千(近期国内著作如《三晋同仇》等使用数字)之分。有日本网页介绍此战新庄部队损失为“指挥官新庄淳以下43人战死,34人负伤”。从当时日军投入战斗的属于后勤部队看,一万和三千都不大可能。据日本资料考证,一千比较可靠。这说明
A.历史记载受到主观因素影响B.中国方面统计的数据准确
C.历史数据差距太大难辨真伪D.相关各方统计的问题不同
3 . 有学者研究发现,针对平型关之战毙伤了多少日军这一问题,中国方面有一万(蒋介石贺电)三千(长期使用的数字)和一千(国内著作如《三晋同仇》等使用的数字)之说。而日本方面报道,该战役,日军仅仅损失了60人。这说明
A.历史记载受到主观因素影响
B.中国方面的数据记载比较趋同
C.历史数据差距太大难辨真伪
D.日本并未在该战役中遭到损失
2020-02-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渝北中学、求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如表分别为1940年12月25日刊登在延安《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十二期上和战后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中关于抗战时期,百团大战中日双方统计的日方伤亡情况
A.中方的统计数据相对接近事实B.日方减少伤亡数字以鼓舞士气
C.历史的真相无法还原D.双方的统计与各自的立场有关
2020-09-0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东面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南为“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西为“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北是正面,为“胜利渡长江”,在它的两旁,有两幅主题为“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的浮雕。某校高一学生选择了以下三块浮雕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南昌起义                                                                                抗日敌后游击战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材料二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
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3年10个月零17天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3年零8个月
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13年11个月零16天
苏联对日作战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25天

——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块汉自玉浮雕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战场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承担的历史使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是根据胡德坤的《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绘制的1937〜1945 年日本军力和在华兵力变化表,以下数据表明
时间侵华兵力陆军师团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或太平洋战场兵力
1937年7月32个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34个
1941年2月35个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51个
1945年8月陆军105万人(约40个师团)太平洋战场陆军83万人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B.中国战场是消灭日本军队最多的战场
C.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D.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最大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前,日本以“文野战争”号召国民同心协力、支持战争。战前,天皇每年从皇室费用中拿出30万元补充军费。实业界领袖组织“报国会”募捐,为战争效劳,不计个人得失。21个运输社,自愿在战争期间无偿为政府运送军事物资。日本贫民有的将一天劳动所得的一半捐献出来,许多人志愿做后勤供应的军夫。

清政府每年从海军军费中挪用30万两建造颐和园,为西太后庆祝60大寿而耗费的大约1400—2000万两白银,可购买10艘“定远”型铁甲舰、20艘“致远”型战舰。海军军官都在基地附近兴建私宅,军官生活普遍奢侈,嫖赌乃常事。中国下层民众大多不关心战事,战争期间,各地仍发生多起乱事。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展开的会战主要有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役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国军总共死伤322万多人。下表是正面战场抗战中日军伤亡人数部分统计。

会战时间国民党伤亡人数日军伤亡人数
淞沪会战1937.08.13—11.12333500余人50000余人
南京保卫战1937.12.5——12.1350000余人12000余人
太原会战1937.09—11100000人以上近30000人
徐州会战1938.01——05100000余人32000余人
武汉会战1938.06.11—10.25400000人40000余人
南昌会战1939.03.17—05.09100000余人24000余人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0914—10.1540000余人20000余人
枣宜会战1940.05.01—06.2436983人7000余人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09.07—10.0954000人5184人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24—1942.01.1628116人1591人

材料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部队从抗战一开始就深入敌人后方,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战开始时只有几万人,到了1945年初发展到91万人,还有农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220万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共作战9.2万多次,收复国土83.7万平方公里,占沦陷区总面积的66%。在抗战的年中,共产党军队毙伤俘虏日军共52万多人。

——郭德宏《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地位。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对比两次战争,你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仍在积极抗战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2016-11-22更新 | 290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