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0 道试题

1 . 抗战时期的诗歌,多转变为明快、简结的风格。如艾青的诗歌由战前的风郁变得充满热情。就连雌望好、何其芳、卞之琳这样的唯美诗人也一改柔风,甚至发出激越的吼声。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文学大众化趋向B.时代局势影响文化取向
C.国民政府重视文化建设D.唯美诗歌丧失市场需求
2024-03-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很多重要会议起到了扭转乾坤的关键作用,深深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一直主张实行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全面抗战路线是中共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重大决策(     
A.洛川会议B.瓦窑堡会议C.八七会议D.中共七大
3 . 1939年初,国民党制定了《共党问题处置办法》等秘密文件,又制造一系列军事冲突摩擦,加紧反共,然而中国共产党却极力限制自己对抗政策的范围。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寄于反法西斯盟友的调停
C.着力国家经济发展战略D.依靠正面战场的抗日力量
2023-03-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之后很快响彻中国大江南北。“村夫牧童……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军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首歌曲当时广为传唱的主要原因是(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B.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C.红军反“围剿”的失利D.中日民族矛盾的加剧
2023-03-0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对于灾难深重的中国而言,1937年可谓是多事之秋,但也是中国全面抗战之始。下列发生于这一年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卢沟桥事变       ②洛川会议       ③八一三事变       ④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①④③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43年,中国共产党机关报《解放日报》开辟了《常识讲话》栏目,分期梳理了从原始社会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在文学、数学、科技等诸多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共这一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凝聚民心坚持抗战B.促成国共合作实现
C.复兴中国传统文化D.主导抗日的话语权
7 . 下图是民国27年张乐平先生创作的漫画《唯有军民合作》。该漫画(     
A.彰显了全民族抗战必胜的信念B.歌颂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团结精神
C.反映了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D.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023-02-21更新 | 163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西迁后,武汉一度成为全国抗战的战时首都。当时华北、华东战区和沦陷区的抗日救亡团体和民众纷纷汇聚武汉。这反映了(       
A.抗战防御阶段到来B.正面战场抗战活动结束
C.抗战形势明显好转D.民众抗日救亡热情高涨
9 . 如图所示为1938年4月17日发行的《新华日报》上的一幅木刻漫画,图画中人们正一起用自己的谋生工具抗击侵略者。这幅漫画表明当时(     
   
A.抗日反蒋的高潮已经形成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十分迫切
C.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经形成D.报纸已成为宣传抗日的主要手段
2023-02-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巴金的《一点感想》中写到,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中国的人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把个人的一切全交出来维护这个“整体”的生存。这个“整体”是一定会生存。“整体”的存在也就是我们个人的存在。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说明抗日战争(     
A.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B.促使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D.促进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
2023-02-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