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946年10月17日,党中央对时局发表郑重声明,声明详细阐述了从重庆谈判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八次让步。“本党于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即从事与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合作,以实现国内和平民主的艰巨努力,为此曾不惜再三让步。”中国共产党的“让步”(       
A.表达了争取和平的决心B.推动了国共和谈的达成
C.获得了全体国人的拥护D.巩固了第二条战线基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发展与进步的机遇。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国家。1945年8月15日,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提出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口号。民盟对民主作了阐述,认为“在一个社会里,人人做人,人人做自己的主人,一切政治经济的组织都成为这个目标的工具,这就是民主。”二十世纪的政治真理,只有自由自主的人民,才能创造自由自主的国家;只有人民有力量,国家才有力量。……非先实行民主决无从实现统一。

——根据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1946年1月,全国人民瞩目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会议通过宪法草案、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全面内战爆发后十多天,在云南昆明发生了李公朴、闻一多相继被暗杀的惨案,民盟坚决拒绝参加国民大会。这以后,国民党更步步紧逼,加紧对民盟的迫害……公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张澜、罗隆基等在上海被软禁。……1948年1月,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在香港举行,这次中央全会是民盟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民盟公开抛弃中间路线的幻想,同国民党当局决裂,同共产党全面合作。其他民主党派,包括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九三学社、中国致公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也先后明确表示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民主党派的建国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民盟与国民党斗争的史实为例,说明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中影响。
2023-10-2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3 . 材料   19458月,苏联对日宣战后,苏军很快就占领了中国东北。八路军一部也借机进驻沈阳市区,该事件被美国媒体大肆报道。同年9月,驻中国东北苏军总司令派代表飞赴延安与朱德总司令会面,并询问中共能否根据《雅尔塔协定》和苏联与国民政府签订的条约撤离东北。朱德答复说:“我们在冀热辽土地上坚持抗战,不能撤出。”会后,苏军同意将原属冀热辽抗日根据地范围内的锦州、热河完全交给八路军及中共东北抗日武装接管。关于八路军驻沈阳的部队,苏共中央特地致信中共中央,建议中共“可以到农村去发展,去没有国民党和苏军的地方发展,不要留在沈阳、长春、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不久,八路军大张旗鼓地撤出了沈阳,但地下党组织被秘密留下,苏军对此则执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策。

——摘编自薛衔天《1945年苏军在中国东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八路军撤出沈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八路军撤出沈阳的意义。
2022-02-2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5 年9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东北局,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我党还从各解放区和延安调往东北2万名党政于部和11万部队。同时,国民党军队也相继攻占山海关、营口、本溪,接收了长春、沈阳、哈尔滨3个大城市。这反映出
A.国共两党联合接受东北日军投降B.东北成为解放战争主战场
C.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东北D.和平建国面临严峻的形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