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46年4月8日,中共代表王若飞、博古等人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后,从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民主人士、国民党要员等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哀悼。有悼文指出:“他们的事业,就是中国人民大众的事业,就是全人类的事业。”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各界(     
A.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C.希望建立无产阶级政权D.企盼国家实现和平民主
2022-09-08更新 | 5066次组卷 | 4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2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2022-03-29更新 | 2971次组卷 | 80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西庄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5 年9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东北局,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我党还从各解放区和延安调往东北2万名党政于部和11万部队。同时,国民党军队也相继攻占山海关、营口、本溪,接收了长春、沈阳、哈尔滨3个大城市。这反映出
A.国共两党联合接受东北日军投降B.东北成为解放战争主战场
C.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东北D.和平建国面临严峻的形势
4 . 有学者认为:“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力量对比,是最有利于双方实现某种历史性妥协的;战后中国的和平如果能够实现,它必定是与这种妥协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妥协”的理论意义在于
A.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讨论了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C.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任务D.提供了国共和平建国的可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京国民政府在1946年4月公布的《修正土地法草案趣旨之说明》中说:“扶植自耕农,农地以归农民自耕之原则,实符国父耕者有其田之主张”。南京国民政府颁布该土地法的主要目的是
A.落实孙中山的土地政策B.争取农民阶级对政府的支持
C.大力扶植自耕农的发展D.消灭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2019-01-30更新 | 2343次组卷 | 3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大事件”应是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1946年政协会议
D.北平和谈
2016-11-27更新 | 40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届陕西西安长安区十中高三下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