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图示为中国100元法币购买力,据此图可知(   )
A.中国金融市场受到了世界市场的冲击B.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公信力最低
C.表明了美国一直大力扶植国民党政府D.反映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2 . 1948年秋,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都发生了更加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重大变化,人民解放战争也进入最后的战略决战阶段。如图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中的一次战役示意图,这次战役后(     

A.东北地区实现全境解放B.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
C.国民党军主力丧失殆尽D.中国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2024-06-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3 . 如图是人民解放军准备进行某战役的示意图。这次战役后,就全国范围来看,人民解放军(     

A.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B.取得了对敌优势地位
C.扫清了解放区残敌D.开始实施运动战歼敌
2024-05-1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4 . 下列示意图可以拟定的一个最合适的标题是(       
A.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B.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变化
C.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D.党的工作重心的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下图是这一阶段的战争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辽沈战役,战役后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B.②为淮海战役,战役后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C.③为渡江战役,战役后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了解放
D.三场战役由毛泽东在河北指挥,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为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人)。其中导致人民解放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战役(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推翻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
C.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D.反映了战略决战时机已成熟
7 . 下图为反映某一时期军事斗争的示意图。其反映的史实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消灭了南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8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摘编自“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发表的官方文件。亲爱的同胞们!……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715日)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1937717日)

乙:摘编自193811日创刊的《抗战漫画》中的两组画面。


丙:下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



结论:全民族抗战的实现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1)使用材料甲、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2)据材料甲、乙、丙并结合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对结论加以阐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的示意图。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022-01-10更新 | 201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1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示意图。这场战役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促使北平得到和平解放
C.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D.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