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024·四川·三模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4年春夏之交,美军在太平洋战场遭到日军的顽强抵抗。此时,出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考虑,美国政府认为有必要使国共双方实现某种形式的联合。1944年7、8月间,美国派出军事观察组到延安访问,从而开始了美国官方与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接触。1944年9月,中共派使者会见史迪威,表达了共同反抗法西斯的意愿。使团向美国政府发出报告较客观和真实地反映了中共根据她的情况,呼吁美国政府应该在政治、军事上支援延安,认为美国的援助能制止内战,并能防止中共倒向苏联一边。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接近最后胜利,基于构建战后世界秩序的想法,美国认为必须加强蒋介石的统治,扶助蒋介石统一中国1945年4月,赫尔利在华盛顿公开发表声明,美国政府只同国民党合作,不同共产党合作。

——据胡大泽《评述抗战时期美国对中共政策的变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后期美国对中共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抗战时期美国对中共的政策。
2024-05-1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蒋介石

材料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渝”是指哪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蒋介石定要毛泽东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双方谈判的结果是什么?
(4)请简述毛泽东参加这次会面的目的和意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民主同盟大事记(1941-1949年)

19413月,民盟在重庆成立,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政治主张是“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加强国内团结”。并参加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宪政运动。

19449月,正式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发表政治主张,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

194510月,民盟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反对独载,要求民主;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政治主张。

19461月,民盟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民盟与中共代表团密切配合,力促会议成功。与此同时,参加和支持学生民主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尤其是在反对国民党非法召开“国民大会"的斗争中,民盟与中共一致行动。

194710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11月,民盟总部被迫解散。民盟地方组织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

19481月,民盟公开宣布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

19499月,民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工作。

——摘编自《中国民主党派史》


(1)据材料,概括民盟的政治活动主题发生了哪些转变?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转变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民盟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2021-08-23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16届高三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战胜利之初,中共的土地政策“仍然是减租而不是没收土地”,要求“在一切新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群众性的、但是有领导的减租减息运动”。1946年初,内战阴影正在积聚,中共认为“如果在解放区内解决了土地问题,即可使解放区人民长期支持斗争不觉疲倦。”为此,中共中央发出了“五四指示”,规定分配地主土地,绝不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动富农土地;对于地主中抗日军人干部家属、开明士绅和中小地主应予以适当照顾。”考虑到内战尚未全面开始,中间阶层对激烈的土改有较多的疑虑,“五四指示”提出采取没收、购买、让与等较为宽松的方式。

——摘编自汪朝光著的《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胜利之初,中共继续实施减租减息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说明“五四指示”的影响。
2021-07-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山东·一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派出赫尔利促成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马歇尔来华“调停”,以便“敌对的两党将共同参加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可是,美国的估计遭到挫败。于是美国政府放弃了调处的立场,走上了由美国出钱出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道路。

1947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1)提取材料中美国二战后对华政策的重要史料信息。
(2)结合材料及这一时期中国的政局,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行动及意义。
2021-04-20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考后强化历史试题(山东卷)
6 .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关系的演变影响着中国的命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继续维持其一党执政的统治地位,排斥中共的政治参与,力图遏制中共的发展;中共提出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国家。抗战胜利之初的国内外环境、民众对和平的渴望、美苏两强对中国政治的态度,有利于和平而不利于战争。两党关系并未骤然破裂,经过重庆谈判、停战谈判、政治总协商会议,国共两党关系一度有所缓和,国内和平局面也得以暂时维持。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材料二   淮海战役大兵团决战需要大量兵员,解放军兵源来自百姓。解放区民众经过土改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他们从心底明白共产党代表他们的利益。参加人民军队,打倒国民党蒋介石,就是保卫土地,保卫家园,保卫家人。所以,一经党宣传动员,特别是形势和阶级教育后,农民阶级觉悟普遍提高,他们提出参军参战人人有责的口号,义无反顾地参军入伍,保田卫家,投入决战。

——摘编自汪勇《党的群众路线与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的历史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胜利后国共关系发展的趋势和国共双方的政治选择。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放战争期间国共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并分析国共关系破裂的消极影响。
7 .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折射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二 1945年,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材料三 1946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1)材料一的春联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2)材料二的对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国际历史意义。 
(3)指出材料三春联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历史事实说明这副春联的愿望是否能实现,并说明理由。
2020-06-1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支撑中国作为抗日大国、国际地位得以提高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材料二   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三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上册


(1)根据材料一和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共产党解决图一中的历史事件时所采取的方式为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图二判断,材料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哪一历史事件?通过这一历史事件国共两党达成了什么协定?国共双方“三年的军事较量”中,中国共产党迅速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解决图一和图二的历史事件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解决方式有何相同点?
2019-10-16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综合练习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判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不能不有很多顾忌。
材料二:有些同志问,为什么要让出八个解放区?……我们的方针是保护人民的利益。在不损害人民的基本原则下,容许作一些让步,用这些让步去换取全国人民需要的和平民主。我们过去和蒋介石交涉,也作过让步,而且比现在还大。

——以上材料均摘自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1)材料一中所说的“许多因素”主要包括哪些因素?
(2)材料二中说“我们过去……也作过让步,而且比现在还大”的表现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10 .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折射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二:1945年,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材料三:1946年,某农村百姓家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1)材料一的春联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2)材料二的对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国际意义。
(3)指出材料三春联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历史事实说明这幅春联的愿望是否实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