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 年,国民党邀请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同时开展两党进一步谈判。由于蒋介石急于调动红军开赴抗日战场,谈判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进展比较顺利。国民党放弃了一些不合理要求,表现出比较多的合作愿望。随后蒋介石政府接受中共中央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同时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张啸鹏、马伟军、王红丽《抗战初期国际政治环境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影响》

材料二   重庆谈判是在抗战结束后极端复杂的形势下,国共两党试图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的一次尝试。毫无疑问,历史为国共两党提供了一次和解的机遇,共产党抓住这个机遇,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大的让步。而国民党却缺乏远见和诚意,在让步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使国共两党失去了这次和解的机遇。

——张小满、宋广伟《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妥协与让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合作谈判进展比较顺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庆谈判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并谈谈重庆谈判的启示。
2 .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再声称实行“宪政”,但与各党派平等协商有先决条件,即国民政府法统不致紊乱,根本大法不容变更,政府基础不容动摇,军令政令必须统一。这一“条件”的实质是
A.维护国民党专制独裁B.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宪政
C.欺骗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D.诱迫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
2022-05-19更新 | 55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临沂一中高一下寒假自主学习调研历史卷
3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2022-03-29更新 | 3012次组卷 | 80卷引用: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20世纪40年代中期,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国内和平协定》的签字
C.《双十协定》的签订D.《国共合作宣言》的签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重庆谈判中为争取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有两个实实在在的让步:公开宣布放弃南方的八个解放区;将解放军缩编为国民党军队的七分之一。这反映了
A.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建国方针B.中共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
C.人民和平建国的愿望得以实现D.国民党成功地削弱了中共势力
2021-01-0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接着,蒋介石又连发两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渝"共定大计",且言"已准备飞机迎接。"国民党的这些举动,意在
A.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B.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
C.博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D.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
2020-11-23更新 | 1088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45年8月,毛泽东向党内提出:“时局变化,抗日阶段结束,和平建设阶段开始……中央正向重庆谈判,避免内战,实现和平。”由此可见,当时
A.国共两党出现全面的政治军事对抗B.国共两党的战时合作关系已经破裂
C.国共关系成为国内政治的中心问题D.国共两党和平建国的方案趋于一致
2020-10-16更新 | 22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人民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9 .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毛泽东此言论的主旨是
A.着力揭露国民党独裁的本质B.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C.表达了中共和平建国的诚意D.反对美国“扶蒋反共”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抗战胜利后,民众渴望和平民主B.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D.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
2020-03-27更新 | 14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诊断性测试(二)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