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 年,国民党邀请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同时开展两党进一步谈判。由于蒋介石急于调动红军开赴抗日战场,谈判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进展比较顺利。国民党放弃了一些不合理要求,表现出比较多的合作愿望。随后蒋介石政府接受中共中央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同时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张啸鹏、马伟军、王红丽《抗战初期国际政治环境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影响》

材料二   重庆谈判是在抗战结束后极端复杂的形势下,国共两党试图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的一次尝试。毫无疑问,历史为国共两党提供了一次和解的机遇,共产党抓住这个机遇,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大的让步。而国民党却缺乏远见和诚意,在让步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使国共两党失去了这次和解的机遇。

——张小满、宋广伟《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妥协与让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合作谈判进展比较顺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庆谈判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并谈谈重庆谈判的启示。
2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2022-03-29更新 | 3012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9年湖南省宁乡一中高三5月仿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下图两位人物的历史性会晤发生在
A.1945年B.1949年C.1979年D.2005年
2021-06-2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接着,蒋介石又连发两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渝"共定大计",且言"已准备飞机迎接。"国民党的这些举动,意在
A.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B.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
C.博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D.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
2020-11-23更新 | 1088次组卷 | 19卷引用:皖赣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宣言》,提出承认解放区民选政府和抗日军队,承认各党派合法地位,召开各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物的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等要求。9月3日,国民党发布《中国国民党为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提出最近必须完全实施宪政,要加紧整编全国军队,从速成立各级民意机关,切实保障人民权利。这说明当时
A.国民党正面回应了中共主张B.国共宣言主张求同存异
C.国共战时合作关系已经破裂D.国内政治局势趋向紧张
2020-11-21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如图,材料所述“会谈”的地址是

A.北平B.南京C.重庆D.延安
7 .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需要和平建设B.国内外舆论要求和平、反对内战
C.中共有相当强大的力量D.内战的准备尚未完成
2020-03-2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蒋介石在1945年8月28日、29日的日记中写道:“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面对军事则严格统一,不稍迁就”,而“政令军令之统一”则是一切问题之“中心”。这段材料表明国民党
A.谋求政局稳定B.阴谋发动内战C.坚持一党专政D.破坏国共合作
9 . 1945年《救国漫画》刊载了名为《良民塑像》的漫画。此漫画所反映的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A.加快了民主革命胜利的进程B.维持了战后社会局势的稳定
C.引领了民众生活时尚的潮流D.推进了对于亲日汉奸的清算
10 . 《大公报》(1945年10月24日)刊登的《为江浙人民呼吁》一文中写道:“这一带无数万的人民都曾为胜利狂欢过,而今却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大众不得聊生。他们痛苦极了,比未胜利时还痛苦。”材料主要说明
A.国民政府统治危机严重B.官僚资本对百姓压榨严重
C.内战爆发导致民不聊生D.美国加强对中国经济侵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