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新华社曾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业绩,与之一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A.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长征胜利会师、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二大、南昌起义、遵义会议、长征胜利会师、开国大典
D.中共二大、工农武装割据、长征胜利会师、中共七大、开国大典
2 . 抗战胜利后,中共对土地政策进行了调整:从减租减息到“耕者有其田”,从“耕者有其田”到试办土地公债,从试办土地公债到平均分配土地。这些政策的调整(     
A.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B.为民族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D.导致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陕西洛川举行。会议指出,只有全民族的全面抗战。才能获得抗战胜利。会议确定的基本战略任务是:创造敌后抗日根据地;钳制和消耗日军;配合友军作战;保护与扩大自己。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明确提出红军战略由国内的正规战转为对日的游击战,广泛发动群众,在战略的持久战中转变敌我力量对比。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在全国解敢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党中央、中央军委为了粉碎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从根本上改变战争彩势,为我军作战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把向各解放区进攻的敌人分别引诱到解放区内部朱打,以空间换取敌人的有生力量,分散和削弱敌人,扩大并加重敌人军事上的弱点,以而争取在全局上改变敌强我弱、敌攻我防的战略形势。解放战争第一年,我军坚决执行了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使战争形势发生了于我有利的重大变化,为我军结束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摘编自姚杰《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战战略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作战目标,并分析实现该目标的有利因素。
2022-11-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9年随着战局的转变,中共中央在发布的通知中指出:“目前在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上,需要我党迅速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的干部。”该通知表明(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胜利B.党的干部是夺取政权的前提
C.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D.党的工作重心即将发生转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毛泽东在1949年新年贺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指出中国的每一个政治派别和团体都应该“为着推翻中国人民的共同敌人而采取一致的步骤。”这个“一致步骤”指(     
A.团结各党派巩固统一战线赢得解放战争胜利
B.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施政纲领
C.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了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党派共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
6 . 在太行山脚下最后一个中国革命农村指挥所,毛泽东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思想。毛泽东在这所“指挥所”(     
A.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提出了稳固抗战总后方的方案
C.绘制了新中国的发展蓝图D.开辟出了中国人民革命新道路
2022-11-01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如此形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革命:革命一旦启动,前一次的成功,会激励后一次的继续;前一次革命为后一次革命“预留”了空间,后一次革命在前一次革命的基础上推进,如高山滚石,越滚越急,越滚越猛。下图为这一进程的简单图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1948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军事管制问题的指示》,决定在新收复的城市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城市实行全面军事上的强制管理和控制,以领导群众建立革命秩序,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和肃清国民党政权残余势力,进行民主建设。据此可知,对城市实行军事管制旨在(     
A.提升人民解放军的城市管理能力B.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物质基础
C.创造城市稳定和发展的基本条件D.进行建立人民政权的初步尝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图2、图3分别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张“革命借条”。



根据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革命借条”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08-05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背记练(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1949年2月,美国《时代》杂志介绍某期封面人物:“毛泽东,正引领着中国加入世界共产主义阵营。对西方而言,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它是自苏联革命以来最大的胜利;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则意味着和平。”材料能反映的事实是(     
A.中国内战局势发生重大转变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即将取胜
C.美国在华反共立场有所改变D.中共工作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