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2 . 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历史史实历史解释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B.抗日战争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A.AB.BC.CD.D
2022-01-20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有权监督并依法撤换不称职的人民代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本级政府,政府必须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这些规定
A.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B.推动了基层群众自治发展
C.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D.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其中体现的原则是
A.人民民主B.社会主义C.民主集中制D.权力制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联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摘自《东华录》(清)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接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人民版教材·必修第一册

材料三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人民版教材·必修第一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则材料体现的政治体制分别是什么。简要分析材料一合材料二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及其性质。
2021-01-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第二高级中学、盘锦高中、本溪高中等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②民主集中③社会主义④民主协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7 .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B.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建立
C.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尚未结束D.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结束
9 . 1954宪法总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反映出宪法的突出特点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B.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标志着三大改造完成D.中国第一部成文宪法
2020-02-10更新 | 269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中事件和意义的对应关系准确的是
事件意义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初步确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认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巩固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D1978年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AB.BC.CD.D
2020-02-02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第四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