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时,为巩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又必要的重大决策不包括(     
A.土地改革B.稳定物价C.剿匪镇反D.三大改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9年6月7日,中共中央华东局会议决定报中央批准对上海证券交易大楼进行查封,并惩办一批为首的违法犯罪分子,由市公安局和上海警备区实施。10日,查封证券大楼,抄没黄金3642两、银元39747枚、美元62769元、人民币1545万元。这反映了(     
A.无产阶级与帝国主义争夺市场领导权B.中共运用专政手段稳定上海金融秩序
C.新中国对资本主义企业采取没收政策D.资产阶级反动分子囤积居奇抬高物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共产党宣布金、银、外币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规定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并调集物资实行集中抛售。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
A.为抗美援朝做好物资准备B.配合渡江战役的顺利进行
C.确保掌握对市场的领导权D.推动人民币在上海的普及
2022-03-04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底,人民政府接管的并转化为国营企业的各种工矿企业共有2858家,都暂时保留了旧的生产生活秩序,封建反动势力仍然欺压着劳动人民。为了解放企业内部的生产力,把工矿企业改造成社会主义企业,从1950年开始,人民政府对各城市和各工矿企业开展大规模的民主改革运动。改革的内容大致包括: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实行工厂管理民主化;清除隐藏在企业内部的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残余势力;废除包工制、把头制和搜身愤等压迫工人的制度;实行生产改革,建立严格的经济核算制,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并在生产管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和使用新技术;消除工人队伍内部的对立,加强工人阶级的团结。到1952年底,全国各行各业的民主改革全部完成。

——摘编自白云涛《建国初期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国有工矿企业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国有工矿企业改革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画家潘天寿1950年的著名画作《解放后地主也参加生产劳动》。这一作品
A.反映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场景B.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C.说明建国初期文化教育成就突出D.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
A.要求保障少数民族人民权利的实现B.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C.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2021-08-27更新 | 152次组卷 | 32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部署了粮食的统购统销之后,又部署了食用植物油和棉花、棉布的统购统销,相继出台了全国计划收购油料、棉花等物资的决定;同时,城乡开始凭布票供应棉布。当时这些措施
A.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B.表明“左”倾错误漫延到经济领域
C.促使计划经济体制最终确立D.有利于缓解生活物资的供需矛盾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主集中制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关税自主是一个国家主权独立的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5年,在北京召开关税特别会议,与会各国允承中国自1929年起享有关税自主之权。19287月至12月,美、德、意、葡、英、法、西等12国相继与国民政府签订了关税新约或友好通商条约,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1927年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中国形式上得到统一,南京国民政府每月收入不过五百余万两,而军费支出达一千八百万两。亟须解决财政入不敷出的严重问题。192921日开始自行实施的第一个“国定税则”,进口税率从原来的5%提高到7.5%—27.5%。虽然国民政府慑于列强特别是英国的压力,不敢改用国人任总税务司和彻底废除外籍税务司制度,但加强了对海关行政管理权的控制。

——摘编自孙宝根《论近代中国海关缉私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各地陆续成立军管会,对旧海关实行接收和军管。接管是改革海关的开始,是打碎旧中国海关的一种特定形式。在接管的基础上,宣布终止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对各地海关的管辖,收回海关行政管理权和关税自主权,确立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对海关的领导,规定一切外轮进口均需先报经军管会批准,对在旧中国海关任职的洋员统一审查处理。外籍税务司制度自此覆灭,洋人控制中国旧海关的历史结束。

——摘编自姚永超、王晓刚《中国海关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末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条件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海关建立的方式和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两年里,各地各部门工资标准极不统一,工资一般采用“折实单位"(即以布面等实物作为工资单位,如5尺布每月)或“工资分”(先计算工作量,再根据当时物价转换成货币)的办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殖民者的经济封锁B.物价不稳且财经不统一
C.“一五”计划的战略需要D."一穷二白”的经济困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