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美国记者鲍大可在《周恩来在万隆》一书中写道,“在亚非会议上发生的一切事件中,最重要的也许是共产党中国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据此可知,作者认为万隆会议
A.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B.是新中国首次参加的国际会议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D.使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2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无项原则
外交方针的制定——________方针
(1)另起炉灶;(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一边倒
重大外交活动
(1)“________原则”:
提出: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________原则。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意义: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________
B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C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D在世界,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参加________会议(1954年4月):这是新中国首次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3)参加________会议(1955年4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022-06-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晨读晚背】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默写记背(政治史)
4 . 在下图反映的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55年,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亚大经合组织会议
2022-01-08更新 | 38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2022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先后与时任埃及总理的纳赛尔和苏丹自治政府总理伊斯梅尔阿扎里举行会谈,使双方都有初步的了解。据此可推知,万隆会议(     
A.有利于促进中非关系的发展B.使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外交
C.表明中国放弃“一边倒”外交D.开创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55年4月,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由此可知,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中印两国代表会谈C.万隆会议D.中美建交谈判会议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三   1954-1955年采取的温和而缓慢的,但却是稳步的国内发展计划也反映在那时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周恩来开完会回国的时候,他因人们普遍赞扬中国在其第一次重大国际会议上的表现而受到鼓舞……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通过哪些条约“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2)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的建交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外交方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参加的会议,概述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旧中国不同的外交际遇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9 . 在某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在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位中国代表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
2021-01-02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学易精品同步课程-统编版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外交就①从“中苏结盟”到“不结盟”②从“因营周边”到“人舞国际”③从“一边倒”到“求同存异”④从“团结亚非”到“跨洋握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08-27更新 | 282次组卷 | 7卷引用:第四单元综合卷-【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