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比较两幅图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以“中国农村的巨大进步”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12-23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学习红军长征的战斗精神,征服自然,建设我们的祖国》(1953年)

2《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1955年)

3《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年)

4《农业合作社生产水平步步高》(1956年)

5《庆祝社会主义改造伟大胜利》(1956年)

宣传图片是一种文化记忆,承载着特定的时代信息。试对以上图片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作出解释。
3 . 经济周期波动,是指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呈现的一起一落,扩张和收缩不断交替的周期性波动。经济的周期波动通常以GDP增长率作为衡量工具。

新中国历次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分析表

周期序号起止年份周期长度(年)峰位(%)谷位(%)振幅(%)平均增长率%
119531957515.64.211.4934
219581962521327348.60.60
319631968618.35.724.07.73
419691972419.43.815.611.78
51973197648.71.610.3433
619771981511.75.2657.98
719821986515.28.86.411.5
819871990411.63.87.87.7
919911999914.27.17.110.68
10200020091013.08.34.79.86
112010—今

——吕超群《新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及其历史启示》


以上为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到本世纪初,我国大致经历的经济周期统计,请你选取一个或多个周期时间段,围绕对应时段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研究者从落后国家的发展经验中,总结出一组命题

命题一一个国家的经济愈落后,就愈不可能从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民主体制直接过渡,而需要通过若干中介阶段。
命题二一个国家的经济愈落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国权问题(民族解放)而不是民权问题(个人解放),是民族的生存权而不是个人的人权。
命题三一个国家工业愈落后,工业化的启动就愈需要强大的国家导向与政治推动。
命题四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农村势力(上层地主阶级、下层农民阶级)在社会变革中就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从以上命题中任意选取一个命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讨。(说明:可以赞同、修改、反对该命题。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03-28更新 | 800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8年创刊的《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沟通平台以及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新中国不同阶段的时代变迁。

下表为1949—201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文章中的高频词语汇总。

时期元旦社论文章中的高频词语
1949—1956困难、侵略、苏联、改造、合作、农业改造
1957—1965矛盾、速度、调整、苏联、帝国主义
1966—1977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阶级专政、毛主席、毛泽东思想
1978—1992调整、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93—2013政府、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请选择一个时期,概括其阶段特征,并利用该时期的高频词语,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概括准确,史论结合,多角度论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