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有些人只看到办社必须有机械化,而没有看到可以先办社后机械化,只有农业增产了才能给工业提供物质基础,要破除没有农业机器就不能办社的迷信。毛泽东这一观点的落实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B.推广了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
C.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展开D.加速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程
2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1956年底,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确立
B1957年底,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我国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C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的19倍,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D1929年底,苏联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1930年3月1日,集体化农户猛增至56%苏联民众积极踊跃参加集体农庄

A.AB.BC.CD.D
2020-09-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一证件的文字是:兹有顾福初君依章于1955年9月6日报名入社,共投股田7亩2分3厘3毫,折合6股7分,特发给此股单为证。此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面的改造。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
2017-10-19更新 | 611次组卷 | 3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个时期,我国的分配制度实行“四马分肥”的办法,即把利润分为国家征收的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奖金、资本家股息红利四部分。这反映了
A.国家资本主义政策B.统购统销的实施C.工人积极性的提高D.公私合营的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为此,党和政府建国后
A.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C.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D.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9 . 据统计,1949~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5倍多。这一现象
A.反映了土地改革过程的曲折性
B.促使中国共产党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
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
D.说明农村城镇化的效果显著
2016-11-27更新 | 463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2017届高三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开始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产品的平均分配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