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以来,厦门农村的发展见证着时代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同安)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指示,通过举办互助合作训练班和代表会,宣传农户组织起来的优越性,形成互助合作热潮……1954,县委在双圳头召开会议,宣传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至1957年,所有农户全部参加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

——据《同安县志》

材料二改革开放40,同安区汀溪镇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74岁的村民叶老伯告诉记者,“分田到户,他们出工早收工晚,干活的积极性更高了。他记忆最深的是,1984年前后,他们把家里储粮的米缸换成了能盛1000多斤大米的小粮仓。

——摘自台海网,2018126

材料三

厦门市2018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部分)

名称成立时间概况
翔安区嶝旺水产品专业合作2008年12月主要从事紫菜、牡蛎、海带等水产
社组品的经营,形成养殖、收购、加
工、销售一条龙,年销售额达5000
余万元
同安区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
2010年4月主要种植有机果蔬和航天植物,采
用智能大棚、无土栽培等新型农业
技术
海沧区福满农庄生态科技农村专业合作社2012年3月从事果蔬种植和家禽养殖,其产品纳入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
台,“一品一码”,全程追溯。

——摘自厦门三农网,2018年12月12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同安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米缸”换“粮仓”的原因。
(3)归纳材料三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性的表现。
2020-08-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洋务派利用国内外暂时的和平环境这一有利时机,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工.此后,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在上海、广东、天津等地区兴办了近代工业,即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王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

材料二   下表是1913~1921年中国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增值情况(单位:万元)


材料三   建国初期,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大力保护和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53年,根据形势的变化,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摘编自邱守群《中国共产党对荣氏家族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背景,并归纳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该时期发展最快的两个工业部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外部条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影响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 . 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艰难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工业文明(1895—1899年)

行业

1895年

1899年

发展速度

(1895=100)

棉纺织业

化商纱厂纱绽数(枚)

14653

69564

474.7

机制面粉灯

华商厂产量(万包)

2047

6766

330.5

缫丝业

华商厂出口量(担)

3039

4175

137.4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38569

45278

117.4

内地丝车数(台)

7943

29270

368.5

卷烟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85

54

181.2

火柴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126

241

191.3

水泥业

华商厂产量(吨)

68

190

279.4

机械采煤业

华商矿产量(吨)

89

145

162.3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

1954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签字: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1966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中药店。

197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1989年,“同仁堂”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

1997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上市。

2000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阶段特征。并结合有关背景归纳导致这些特征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50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对同仁堂发展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4 . 有人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阶段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些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解决农村人地矛盾
B.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D.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提高土地公有化——给农民土地经营权。其中“土地收归公有”的事件是指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土地改革C.人民公社运动D.农业合作化
6 .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提高土地公有化——给农民土地经营权。对应这种变化的事件顺序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
B.土地改革——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6-12-12更新 | 118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3届上海普陀区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毛泽东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实现毛泽东所说的两个步骤的。
2021-08-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
8 . 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曲折坎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典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表

时间名称
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
1873年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1878年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  1900年马应彪在香港成立先施公司,主营百货、旅馆、游乐场等业务。

不二价与全球货

1917年10月上海先施公司在南京路正式营业,“先施”源于《中庸》的“先施以诚”,其英文名称“Sincere”,意为诚挚、不掺假。先施公司以“创始不二价,统办全球货”为经营方针,学习西洋百货业,在中国率先采取明码标价的“不二价”,摈弃“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传统交易方式,先施还每年举办让价促销,让顾客们感到“不二价”绝非僵硬。

材料三  新产业与女营业员大型综合商场的“吃喝玩乐俱全”源于先施公司将娱乐和商业捆绑,其每设一个商号都以酒店或娱乐中心配套。此外还兼营其他行业,如汽水厂、化妆品厂,还有先施人寿保险公司、水火保险公司和信托银行等。先施公司是聘用女营业员第一个“吃螃蟹者”,其招聘女营业员的启事张贴月余无人应聘,马应彪的妻子霍庆棠和两个妹妹主动请缨担任化妆品部的售货员,先施“三个女人同台站”的新闻震动上海。

材料四  创伤与新生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军一枚炸弹在先施公司东南角爆炸,炸死炸伤职员、顾客、行人近千人,先施公司损失惨重;上海沦陷后,先施公司受到日军强制管制;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量美货倾销中国,先施公司受此影响,元气大伤,资金枯竭。

新中国成立后,先施上海百货1954年公私合营,成立国营上海时装公司。先施公司本部经营重心移至香港,存续至今,并于1993年重返上海南京路。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为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先施公司创办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二、三概括先施公司的经营特点,材料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与社会思潮?
(4)据材料四分析影响先施公司发展的因素。
2021-04-2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是张謇创办的大生企业的系统构图


材料二1954年,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和公私合营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产值,已分别占整个非国营工业总产值的53%和33%。1955年下半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高潮,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迅速发展为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底,实行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已占原有资本主义工业总户数和职工人数的99%,占生产总值的99.6%。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用定息方式,即按照公私合营企业的私股股额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共发10年。定息停付后,企业就完全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摘编自王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大生企业的经营特点,并对张謇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原因及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1923年,是我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新一代的企业家已经出现。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大力保护和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53 年,根据形势的变化,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 年底,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对荣氏家族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变化,并简析其作用。
2020-10-2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