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国计民生,纵观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都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注: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不准买卖。

——节选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和《魏书食货志》

自此便出现了如北魏·杨炫之在《洛阳伽蓝记》中所述“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材料二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1921年发表)里这样写道:“(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分析该土地制度推行的背景及其历史作用。
(2)作品中赵秀才和假洋鬼子认为革命仅仅是把写有皇帝万岁的龙牌砸掉,而其他均不知名目。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从孙中山阐发的民生主义角度来分析个中原因。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有怎样的发展?
(3)请分别说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及前苏联国家工业化时期的农业政策并分析积极作用。
2021-08-3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艰难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工业文明(1895—1899年)

行业

1895年

1899年

发展速度

(1895=100)

棉纺织业

化商纱厂纱绽数(枚)

14653

69564

474.7

机制面粉灯

华商厂产量(万包)

2047

6766

330.5

缫丝业

华商厂出口量(担)

3039

4175

137.4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38569

45278

117.4

内地丝车数(台)

7943

29270

368.5

卷烟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85

54

181.2

火柴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126

241

191.3

水泥业

华商厂产量(吨)

68

190

279.4

机械采煤业

华商矿产量(吨)

89

145

162.3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

1954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签字: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1966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中药店。

197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1989年,“同仁堂”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

1997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上市。

2000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阶段特征。并结合有关背景归纳导致这些特征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50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对同仁堂发展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3 . 下图,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儿童画,反映的是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当时,产生这一现象的背景,有哪些?

①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③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是很强
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执行;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0-02-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10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茶馆》以老北京裕秦茶馆的兴衰为背景,折射出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茶馆》 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品三幕内容折射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据材料简要指出《茶馆》的现实主义特征。
(2)续写《茶馆》第四幕,内容包括场最设计和一段茶客对话。(要求:以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的历史为背景,紧扣新中国成立初期某一时段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一例。)
2020-08-14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洋务派利用国内外暂时的和平环境这一有利时机,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工.此后,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在上海、广东、天津等地区兴办了近代工业,即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王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

材料二   下表是1913~1921年中国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增值情况(单位:万元)


材料三   建国初期,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大力保护和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53年,根据形势的变化,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摘编自邱守群《中国共产党对荣氏家族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背景,并归纳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该时期发展最快的两个工业部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外部条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影响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6 . 阅读下列有关山东经济发展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清代刑部抄挡》记载,嘉庆年间,在淄川的煤矿,有矿主康甫得雇佣佣工李新孔入煤场工作,议明每日工价京钱250文。

材料二 1868年,瑞蚨祥在山东济南成立,1893年设立了北京分号。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三 1887年5月,李鸿章上奏朝廷,建议开办淄川铅矿、1887年,山东巡抚张曜又主持开办了淄川煤矿。第二年开始使用少量机器进行开采。

材料四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一新现象?此时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什么?
(2)材料二、三中瑞蚨祥与李鸿章、张曜开办的企业各属于哪一类企业?李鸿章当时属于哪一运动的代表人物?
(3)上述企业的创办,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指出材料中毛泽东主席所说瑞蚨祥“历史名字要保存”的历史背景。毛主席的指示有何重要意义?
2019-08-27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观点提出的背景是(  )
A.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B.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延安整风运动进行中
8 . 1954105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具体筹备责任。此报告的背1954105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具体筹备责任。此报告的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B.国家正在准备制定新的宪法
C.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急需法律保障D.中央提出了“双百”方针
2020-01-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待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了利用、限制的政策。建国后,尤其在土改和恢复国民经济任务完成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突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共进一步研究如何对待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问题。1953年由李维汉率调查组,经过一番调查后,向中央提出报告,提出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特别是公私合营这一形式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建议。6月,中共中央肯定这个报告,从而形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的六字方针。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等

材料二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长期以来姓“社”姓“资”的争论,确立了“三个有利于”的是非标准,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国家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此时私营经济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1991年比较,1992年至1998年的7年中,共计增加私营企业109.3135万户,增加了从业人员1526万人,增加注册资本7075亿元。

——摘编自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的私营经济与建国初期私人资本主义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020-01-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年高三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10 . 1956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三大改造完成背景下的欣喜
B.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C.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期待
D.对土地改革完成的美好祝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